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7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48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例患者,A组患者为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B组为单独伽玛刀治疗组,C组为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组,治疗期间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直至疾病进展,记录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结果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的总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81.3%,局部控制[CR+PR+疾病稳定(SD)]率为93.7%,术后一年生存率56.3%,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主要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TMZ)对非小细胞型肺癌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总结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定位致(痢)灶和功能区,术中联合应用立体定向引导、术中B超、皮质电刺激等技术并配合伽玛刀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除22例,大部切除10例,穿刺活检14例.随访46例,时间13~74个月.复发4例,死亡 2例,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联合伽玛刀技术的应用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颞叶内侧癫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伽玛刀治疗的46例顽固性颞叶内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伽玛刀治疗范围包括杏仁核、海马及部分海马旁回,周边剂量17~20 Gy。结果随访46例,时间6~10年。术后5年按Engel分级:Ⅰ~Ⅱ级31例,Ⅲ级8例,Ⅳ级7例,有效率为67.4%。术后出现一过性头痛、记忆力下降20例,视野缺损12例,均在3~6个月内逐渐缓解。结论伽玛刀治疗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具有损伤轻、并发症少、长期有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颞叶内侧癫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 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 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加术后伽玛刀联合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窦汇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枕下幕上入路、经幕上下联合入路及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结果 15例窦汇区脑膜瘤患者手术达SimpsonⅠ级切除者1例;手术达SimpsonⅡ级切除者2例;SimpsonⅢ~Ⅳ级切除者12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未达SimpsonⅠ~Ⅱ级切除的12例患者行伽玛刀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5年,无死亡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窦汇区脑膜瘤术后有残余肿瘤的患者联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窦汇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随访2年。结果 15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1例;总有效率82.7%,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2.1%,70.1%,53.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7.
金河天  杨跃新  何文贵 《吉林医学》2012,33(25):5416-5417
目的:建立OUR WB-GR TYS99治疗肝内肿瘤时获取正常肝脏组织的DVH方法,以其做为评价放射性肝损伤的指标。方法:在做治疗计划时,首先勾画出正常肝组织的轮廓,并设为第2个"肿瘤靶区"(TII),在靶区内给1个1号枪点使70%的等剂量线为0.2 Gy,并与真正的肿瘤靶区(TⅠ)剂量融合。此时,TPS即可给出全肝的容积、平均剂量和DVH。计算相当于常规照射10 Gy(V10)的伽玛刀照射10次的分次剂量,在TPS剂量分布截面图上找到该剂量的等剂量线;在TPS的肝的DVH上即可查到V10占全肝的百分数。结果:给1个极低的剂量到"肝靶区"内与肿瘤靶区剂量融合,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在融合前和后无改变,而手工数格剂量计算法也证实了TPS给出的各结果参数的合理性。结论:我们创建了新方法,开发了OUR WB-GRTYS99的功能。通过系列的临床观察一定能找到RILD各参数的截点,为更好的预防肝损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卒中的原因。方法 分析伽玛刀治疗后4例脑瘤卒中的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 经保守和手术治疗各2例,基本康复。结论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曾有过肿瘤卒中史、肿瘤血供丰富或高恶性度的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应加强随访,警惕发生肿瘤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