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7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叉神经痛(TN)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立体定向发射科治疗等。伽玛刀治疗因具有精确性高、半影小、治疗模式固定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TN治疗手段。本研究综述了伽玛刀治疗TN的机制,靶点选择、剂量、疗效和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吴高峰  雷进  周家全  唐轶 《四川医学》2003,24(3):243-244
目的 探讨0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1997年1月至200l年8月采用0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188例,男114例,女74例,年龄31-85岁。治疗程序:应用VectraⅡ0.5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定位,r—Tps系统2.5版本软件进行规划,边缘剂量12-25Gy,平均17Gy,中心剂量30-60Gy,平均47.5Gy等剂量曲线30%-65%。结果 治疗后3-24月,140例获得随访:128例(91.5%)有效,无变化10例(7.1%),复发2例(1.4%)。结论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疗效确切。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病变性质、体积、数量、肿瘤周围水肿情况及病人自身状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保证安全及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瘤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瘤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7年9月至2001年11月,248例垂体瘤经伽玛刀治疗。其中.73例年龄在16至61岁的分泌型垂体瘤获得详细随访,53例为PRL型,11例GH型,2例为ACTH型,6例为PRL合并GH型,1例为PRL合并ACTH型。7例为术后复发和残留。23例曾接受过嗅隐亭治疗。平均肿瘤容积为5.83cm^3(0.14~25.20cm^3)。边缘剂量为8~35Gy。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36例(49.3%)内分泌恢复正常。内分泌恢复正常的比率3个月后1.4%,6个月后16.4%.1年后45.2%,2年后49.3%。3例(4、1%)发生垂体瘤功能低下。1例复发二次治疗。无病例发生视路受损。结论 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仍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伽玛刀是一大型的医疗设备,因此维护与保养比较复杂。在我院体部伽玛刀3年运行的过程中,维护与保养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不适合开放手术或经尿道电切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全身伽玛刀治疗2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重量、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上述数据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IPSS评分由治疗前29分降至19.6分(P<0.01)。前列腺重量平均值均由治疗前的(56.4±4.4)g减少至(54.8±4.3)g(P>0.05)。最大尿流率平均值由治疗前的(6.7±1.8)ml/s增加至(11.5±1.7)ml/s(P<0.01),残余尿量平均值由治疗前的(85.1±27.8)ml降至(50.9±15.6)ml(P<0.01)。结论立体定位体部伽玛刀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可不需住院等优点,对不愿意接受手术或不宜手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随访25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34.2个月(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187例,平均周边剂量14.6Gy;手术加伽玛刀治疗组68例,平均周边剂量13.5Gy。结果单纯伽玛刀治疗的187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127例(67.9%),肿瘤大小无变化的56例(29.9%),肿瘤增大4例(1.2%)。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加伽玛刀治疗的68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45例(66.2%),肿瘤大小无变化21例(30.9%),肿瘤增大2例(2.9%)。本组随访255例肿瘤总控制率97.6%,出现新的垂体功能低下7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是有效和安全的,特别是开颅术后肿瘤残留和复发的病人,并发症少,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8.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华  朱飙 《浙江医学》1998,20(11):660-661
为探讨旋转式伽玛刀对垂体腺瘤的疗效,对34例垂体腺瘤病人使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7~38mm(平均16.2mm),照射覆盖曲线25%~50%(平均38.9%),周边剂量平均为13.1Gy.治疗后72.4%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69.2%的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或下降,51.7%的患者肿瘤消失或缩小,仅3.4%的患者肿瘤增大.进一步证实旋转式伽玛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安全、精确、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1967年Leksell教授与生物物理学家Larson合作,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具有175个钴源的伽玛刀。1975年研制成功具有201个钴源的第二代伽玛刀。与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伽玛刀于1984年问世,它的定位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疗效更好,适应证也进一步扩大。进入90年代,伽玛刀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在世界很多国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