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张晓平 《中医药学刊》2001,19(2):131-132
张锡纯为近代汇通中西医学家。张氏“衷中参西”的核心在于遵古而不泥古,继承和发扬中医长同时,汲取西医所长,这正是发展创新中医学的必由之路。张锡纯创立独有发挥,系统严谨的学说体系,如大气学说、脑气筋说,冲脉学说,总结了丰富而独到的医疗理论经验,涉及临床各科,其用药之专,用量之大,疗效之高,素为知界推重。从张氏用代赭石的经验着手,分降逆镇冲冲气上逆,补气降胃治膈食,化痰开结治结胸,坠痰开窍治癫狂,潜心安神治不寐,镇肝熄 风治中风,降胃止血治吐衄,纳气平喘治喘息,化滞通便治积滞便秘,导药下行直达病所等几个方面,对张氏学说体系、用药特点进行探析,旨在体现张氏临床证经验之特点。  相似文献   
32.
何晓兰  邓力 《四川中医》2020,38(1):20-22
张锡纯溯源《神农本草经》,根据临床应用代赭石的丰富经验,认为代赭石乃救颠扶危之大药也,其对代赭石的用法、用量,也有其独到之处,纵观张氏全方可发现赭石以生用与量大为特色。张氏还根据临床病情创制许多代赭石新方,重视代赭石配伍,扩大主治范围、活用经方。本文最后还详录代赭石治验部分医案,以案证论,理论结合临床,希以此与同道共学之。  相似文献   
33.
通过搜集历代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代赭石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为13.8~74.6 g,常用剂量为10~30 g,散剂为2.07~4.14 g,外用剂量为0.828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降逆和胃、化痰止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呕吐等,用量为10~74.6 g;平肝降逆治疗高血压、惊风、失眠等,汤剂为15~30 g,散剂为2.07~4.14 g;消肿止痛治疗眼赤肿闭合等,外用为0.828 g。3)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和胃降逆、化痰止呕常配伍旋复花、半夏等;平肝降逆常配伍磁石等;消肿止痛常配伍石膏。  相似文献   
34.
35.
张锡纯是近代著名的医学家 ,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用药宗《神农本草经》,并亲自验证 ,因此他对每味药均有独到的见解 ,颇能启发后学者的思路。今结合其原著 ,谈谈他对代赭石的使用经验。张氏认为代赭石“压力最胜 ,能镇胃气、冲气上逆 ,开胸膈 ,坠痰涎 ,止呕吐 ,通结燥”。简单地的说即具有降逆的作用。如治胸膈痰涎与外感之邪互结 ,至呼吸不利 ,喘满短气 ,饮水不行之荡胸汤证 ,以代赭石配伍苏子以为下行之向导 ,使痰涎从大便而去 ,用芒硝、蒌仁开痰结 ,此治肺气上逆因于邪实者 ;因于虚者 ,乃肾虚不能统摄其气化 ,冲气上干而致 ,如参赭镇…  相似文献   
36.
加味旋复代赭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用加味旋复代赭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治疗结果为痊愈23例,占54.8%;有效16例,占38%;无效3例,占7.2%.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观察旋复花代赭石汤治疗美尼尔氏病的疗效。方法对48例美尼尔氏病患者应用旋复花代赭石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9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1.7%。结论旋复花代赭石汤治疗美尼尔氏病疗效好,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9.
梅尼埃病     
<正>方药:茯苓、半夏、炒白术各15g,桂枝9g,干姜、生甘草各5g,大枣6g。加减:眩晕甚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兼有头痛、耳聋者加蔓荆子、川芎、石菖蒲以通阳开窍;若恶心、呕吐较剧者加竹茹、代赭石以降逆止呕;头目胀疼、心烦、口苦加黄连、黄芩以化  相似文献   
40.
代赭石:赭为赤色,其质石属,因而得名.味苦,甘,性寒.归肝、胃、心经,质重镇降,入血份但不伤血而养血.功效:平肝潜阳、镇心降逆、坠痰止血.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开胸隔.主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惊悸,癫狂,呕吐,噫气,呃逆,噎嗝,痰核喘息,吐衄,崩漏,便血,尿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