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21.
杨娜 《西部中医药》2006,19(12):3-4
<金匮要略>"十七句"是肝虚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出发,进行整体治疗,达到治疗肝虚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在方剂配伍的过程中,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的中药归经理论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归经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指导作用,除了"分经用药"、"引经报使"外,还体现在中药归经所属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应用方面.运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方荆配伍,可合理优选药物,配伍出高效、速效的方荆,既达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的目的,又能避免药材浪费.  相似文献   
23.
顾恪波  王蓓蓓 《北京中医药》2008,27(12):955-956,973
肺癌是指原发于肺、气管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其虽非正常人体所应有,但亦非外来之物,是人体正常组织发生变异而异常增生的结果,换句中医的话来讲,即肿瘤亦是人体气血滋养而成的事物。是故肺癌的成因主要应归于“内因”,或者说内在变化,可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即“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24.
中药制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病”的记载,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标志着炒炭存性理论的形成。到金元时期,炭药品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影响很大,使金元医家开始总结炭药与止血之间的关系。根据当时盛行的五行生克规律,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产生了”红见黑则止”的炭药止血理论,不难看出,炭药止血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科学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只能运用五行生克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炭药的作用,因而不可避免的带有片面性。为弄清炭药止血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笔者结合现代化学,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红见黑则止”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王甫  李如辉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01-2602
从中医藏象的生理、病理、临床三方面论述五行中木生火、火克金的关系,提出添木壮火、制火清金的中医治法。  相似文献   
26.
焦虑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中医根据其症状描述可归属于情志类范畴。肝藏血,在志为魂,心主血,在志为神,心肝二脏相互协调,血液充足,神魂安定,人的情志才能正常表达。心肝邪热亢盛,血不养神,神魂被扰,导致焦虑症的发生,本病责之心肝,所以治疗当以清肝热泻心火、调血安神为主。五脏制化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心肝两脏邪热亢盛必然会受到所不胜脏腑的制约,出现“本化”之象即临床表现与病机一致,制约不及则出现“鬼贼之化”的现象即临床表现与病机相反。比如肝阳亢盛出现焦虑、口苦、急躁易怒等“本化”之外,还可能兼有喘憋、咳血等肺气不宣,此为“鬼贼之化”即木极似金,所以在治疗焦虑症的时候,除治疗本化之外,还应该兼顾鬼贼之化。  相似文献   
27.
从中医藏象的生理、病理、临床3个方面及联系现代医学论述五行中"火克金,金侮火"的关系,从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及指导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8.
从脾胃与其它四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阐释五脏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意义,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同时,五脏生理、病理之间按照五行生克秩序维持着动态平衡,而五脏之中尤以脾胃为重,脾胃为后天气血之本,为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以河图、洛书、五行生克等周易模型为依据,结合中医理论对不伦不类的"中土五行"说进行辨析,指出其谬误一是将"土"凌驾于其它四行之上;二是将五行生克内容排除在外。认为古代五行(五藏)学说的特点和精髓是建立在系统性、整体性基础之上的五行(五藏)之间生克调控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30.
自制健脾灵片治疗老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老年患者由于脾胃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其治疗更为棘手。自1988年以来,我们根据"五行生克"学说和"治未病"的理论,采用健脾益气、抑肝清肠中药健脾灵片为主,配合中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