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12篇
  免费   3258篇
  国内免费   2782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262篇
妇产科学   368篇
基础医学   2063篇
口腔科学   970篇
临床医学   6954篇
内科学   4019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701篇
特种医学   1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614篇
综合类   15487篇
预防医学   5013篇
眼科学   673篇
药学   13057篇
  87篇
中国医学   7775篇
肿瘤学   1674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695篇
  2022年   1562篇
  2021年   1789篇
  2020年   1690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946篇
  2017年   1578篇
  2016年   1639篇
  2015年   1971篇
  2014年   2783篇
  2013年   2858篇
  2012年   3720篇
  2011年   3696篇
  2010年   3394篇
  2009年   3422篇
  2008年   3705篇
  2007年   3220篇
  2006年   2983篇
  2005年   2884篇
  2004年   2288篇
  2003年   2172篇
  2002年   1755篇
  2001年   1658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823篇
  1997年   755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537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45.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2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常规药物),观察组(65例,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好转,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身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的应用较为广泛,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6.
该文观察了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T2DM)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联合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和二甲双胍2000mg/d;对照组单一服用二甲双胍2000mg/d。两组均给予苯那普利(洛汀新)10mg/d。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新世界》2006,(2):55-55
2003年查出糖尿病,最早服用二甲双胍,但由于副作用大而停用。后用康立舒胶囊,但餐后血糖仍不稳定,现服用拜唐苹。现在体重正常,但伴有脂肪肝,谷丙转氨酶49IU/L,谷草转氨酶70~80IU/L,胆固醇在正常范围,甘油三酯略高,其他正常。请问:(1)拜唐苹对肝脏有无损伤,如停用植物胰岛素类保健品单用此药是否可以维持血糖稳定?若加服其他种类降糖药应选择什么?(2)用什么药可以降低转氨酶,  相似文献   
48.
党群  邹黎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61-461
病例男性,80岁。因胸闷、气促3月,加重3 d就诊。自述有冠心病、高血压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心浊音界无扩大,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R 24次/min,BP 178/88 mmHg,心脏彩超检查:室室顺应性降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P-R间期0.16秒,窦性下传之QRS波群形态正常。多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群,配对间歇恒定,其波群时而呈右束支型,时而呈左束支型,在V1、V5导联与窦性交替出现。V1导联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qR或Qr型,q或Q时限0.03~0.06秒,电压0.2~0.6 mv。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49.
我们于2004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盐酸西替利嗪(比特力: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比特力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