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824篇
  免费   15318篇
  国内免费   5862篇
耳鼻咽喉   3079篇
儿科学   1434篇
妇产科学   3448篇
基础医学   6966篇
口腔科学   4066篇
临床医学   72531篇
内科学   19011篇
皮肤病学   1051篇
神经病学   5366篇
特种医学   110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8篇
外科学   45942篇
综合类   128895篇
预防医学   24399篇
眼科学   10681篇
药学   54395篇
  898篇
中国医学   23551篇
肿瘤学   16065篇
  2024年   2262篇
  2023年   9056篇
  2022年   9273篇
  2021年   11110篇
  2020年   10327篇
  2019年   11074篇
  2018年   5090篇
  2017年   9807篇
  2016年   10322篇
  2015年   11553篇
  2014年   21834篇
  2013年   21184篇
  2012年   26011篇
  2011年   27758篇
  2010年   26074篇
  2009年   24235篇
  2008年   26597篇
  2007年   23038篇
  2006年   20154篇
  2005年   22035篇
  2004年   19080篇
  2003年   18601篇
  2002年   14029篇
  2001年   11500篇
  2000年   8348篇
  1999年   6504篇
  1998年   5132篇
  1997年   4539篇
  1996年   3924篇
  1995年   3330篇
  1994年   2629篇
  1993年   1585篇
  1992年   1378篇
  1991年   1178篇
  1990年   866篇
  1989年   906篇
  1988年   215篇
  1987年   228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miR-34a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肿瘤病理特征、细胞增殖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测定miR-34a及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水平,判断化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5)。TNMⅢ期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NMⅠ~Ⅱ期乳腺癌组织(P0. 05),淋巴结浸润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浸润的乳腺癌组织(P0. 05)。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P0. 05)。miR-34a高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miR-34a低表达的乳腺癌组织(P0. 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更为理想,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更低。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疗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P <0.05)。实验组的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 <0.05)。结论对需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申广 《家庭健康》2020,(4):30-30
不良饮食习惯引发胃癌;预防乳腺癌,不吃反季节食物针对肿瘤疾病,名医们从自己的领域出发,给出了十分实用的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联合 ERAS 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1 月至2018 年 10 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干预的 92 例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根 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组39 例及常规腹腔镜手术联合ERAS 组 53 例,对比两组围术 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下切缘、清扫淋巴结数量及 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ERAS 组较常规手术联合ERAS 组,总切口长度更短 [(6.7±1.1)cm 比(8.5±1.3)cm,P=0.000],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早 [(22.2±5.2)h 比(27.1±7.9)h,P=0.001],首次排便 时间更早[(70.2±19.8)h比(83.1±20.4)h,P=0.005],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值更低[(43.5±28.6)mg/L比(57.2±33.2) mg/L,P=0.038],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7.0±1.7)d 比(8.1±2.1)d,P=0.010],且术后 2~4 天疼痛评分更低(P < 0.05)。 结论 经验丰富的腔镜医师采用单孔加一孔手术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并联合 ERAS 干预是安全可行的,且单孔加一孔 手术可减低操作难度,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保护性隔离对感染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共有1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3.4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体温≥38℃、引流量未减少、局部压痛、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接受辅助化疗、行标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手术时间≥3h及引流时间≥15d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发生风险,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0.
《右江医学》2019,(7):481-48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FGFR4在不同个体中存在遗传多态性,这种遗传多态性影响其结构与功能,与乳腺癌等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述FGFR4基因结构、功能以及FGFR4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