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11篇 |
免费 | 779篇 |
国内免费 | 1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1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67篇 |
基础医学 | 299篇 |
口腔科学 | 101篇 |
临床医学 | 3212篇 |
内科学 | 641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52篇 |
特种医学 | 3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764篇 |
综合类 | 6553篇 |
预防医学 | 1173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2787篇 |
168篇 | |
中国医学 | 816篇 |
肿瘤学 | 14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698篇 |
2022年 | 896篇 |
2021年 | 1501篇 |
2020年 | 812篇 |
2019年 | 907篇 |
2018年 | 375篇 |
2017年 | 710篇 |
2016年 | 674篇 |
2015年 | 698篇 |
2014年 | 1232篇 |
2013年 | 1082篇 |
2012年 | 1166篇 |
2011年 | 1187篇 |
2010年 | 1057篇 |
2009年 | 912篇 |
2008年 | 957篇 |
2007年 | 847篇 |
2006年 | 735篇 |
2005年 | 736篇 |
2004年 | 636篇 |
2003年 | 624篇 |
2002年 | 459篇 |
2001年 | 350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03-01—2011-01间采用预防皮瓣坏死的新方法的115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997-01—2002-02未采用新方法 42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探讨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对照组皮瓣坏死率18.9%,观察组皮瓣坏死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保持通畅引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24例。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清除大网膜及预定范围的淋巴结,通过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胃肿瘤切除和胃肠重建。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例。余2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全胃(171.0±32.5)min,近端胃130、185及210min,远端胃(137.2±40.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260±80)ml,近端胃190、220、250ml,远端胃(190±50)ml。清除淋巴结(18.4±4.3)枚。术后排气时间(1.4±0.8)d。术后住院时间(12.0±3.4)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月。复发率21.7%(5/2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可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3.
胃癌根治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一经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出血,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共计500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5例,分析术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及自体肋软骨支架法全耳廓成形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3期进行手术治疗。Ⅰ期:患侧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50ml肾形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皮肤3~4个月,平均注水(80.51±3.87)ml,达预定量后稳定养护1个月。Ⅱ期: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由4层软骨构成的耳支架,整体为倒立的海螺样外观,将扩张皮瓣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再造耳廓。Ⅲ期:Ⅱ期术后3个月对成形耳进行细节性修整。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形耳廓大小、外形均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法所扩张的皮肤,可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995.
1994年,日本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随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外逐步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疗效也得到了认可.针对腹腔镜手术同开腹手术的大量RCT试验和Meta分析,都证实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996.
997.
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94年Halsted创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无论术式如何发生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dissection,ALND)一直是手术讨论的重点。其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防止局部复发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阴性率在70%以上,对此类病人,ALND非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可导致术后许多并发症,影响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早期乳腺癌常规行ALND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近年来, 相似文献
998.
腹腔镜辅助下早期远端胃癌根治术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早期远端胃癌根治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7例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51h,均于术后6—9d出院。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早期远端胃癌根治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9.
胃癌象皮肿样皮肤转移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例1,女,52岁。腹痛呕吐5d于2004年2月15日入院。13个月前因胃窦癌,低分化腺癌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6个月前出现脐部,左股内侧及腹股沟部皮肤变硬,有结节。 相似文献
1000.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