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98篇
  免费   1467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13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098篇
内科学   9070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784篇
综合类   15484篇
预防医学   423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701篇
  135篇
中国医学   5718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1023篇
  2021年   1252篇
  2020年   1103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1028篇
  2016年   1248篇
  2015年   1343篇
  2014年   2571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3223篇
  2011年   3378篇
  2010年   3177篇
  2009年   3273篇
  2008年   3295篇
  2007年   2895篇
  2006年   2849篇
  2005年   2805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2076篇
  2002年   1829篇
  2001年   1669篇
  2000年   1308篇
  1999年   980篇
  1998年   973篇
  1997年   624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 0 0例 [男性 135例 ,女性 6 5例 ,年龄 (37±s 2 1)a]慢性肝炎病人分为A组 4 5例 ,B组 15 5例。A组用门冬氨酸钾镁 2 0mL ,B组用甘草酸二铵 30 0mg ,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ivgtt ,qd ,连用 6wk后改为口服药治疗 8wk。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治疗 6wk时 ,B组的ALT复常率为 74 .2 % ,明显优于A组 (4 6 % ) ,P <0 .0 1。治疗结束后 ,B组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与A组相比 ,HA和PCⅢ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甘草酸二铵不但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作用 ,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72.
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所在科于2003-10~2006-10采用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74例均为住院患者,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在慢乙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乙肝纤维化病例中抽选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恩替卡韦基础上给予苦参素治疗,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A、LN、PCⅢ及CⅣ治疗后分别为(105.1±39.2)μg/L、(130.1±51.3)μg/L、(103.1±24.5)μg/L、(48.6±29.6)μg/L,较对照组明显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苦参素联合应用在慢乙肝纤维化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69-172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46例进行观察,分析本组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其确诊率,总结肝硬化再生结节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通过核磁共振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诊断率为97.83%。常规扫描:脂肪抑制T1WI多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T2WI大多为低信号,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期与强化肝实质比较为低信号结节,动脉期未见强化,癌结节T1WI多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个别可见稍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弱。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临床诊断,能够早期鉴别良恶性疾病,同时还能对恶性结节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75.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例,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3例用单一奥曲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量及止血时间治疗前后比较,都有明显的效果,两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结论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比单一应用奥曲肽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76.
目的分析磁共振检测中小肝癌结节、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表现,并判断磁共振在三项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3例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资料的肝内结节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肝不典型增生结节提示T_2WI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_1WI为较高信号,且在增强后强化不明显;肝硬化再生结节提示T_2WI为低信号,T_1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二者呈正反相位;小肝癌结节磁共振下表现为T_1WI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_2WI多为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强化多为动脉中晚期强化。结论在绝大多数RN、DN和小肝癌结节的诊断中,磁共振都具有良好的临床鉴别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探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及奥美拉唑静滴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胃底静脉曲张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硬化治疗(三明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出血复发情况、平均止血时间和输血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出院3个月、6个月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分别为(11.56±3.84)h、(1.05±0.46)L,均低于对照组(18.63±4.69)h、(2.68±0.34)L(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胃底静脉曲张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硬化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复发率,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8.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结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TRFIA)分别对4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测定40例弱阳性标本,经TRFIA法定量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当检测HBsAg为弱阳性时,应进行复查确认。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探讨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DC)并发细菌感染及预测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住院的DC患者229例,采用新型夹心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pro-ADM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  相似文献   
980.
李炎梅  梁太英 《广西医学》2008,30(3):384-385
目的研究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输血及手术前患者15 743例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5 743例标本中,抗-HIV1/2阳性患者100例(0.63%),抗-HCV阳性患者156例(0.99%),HBsAg阳性患者1 917例(12.18%),抗-TP阳性患者420例(2.66%)。各指标均存在交叉阳性。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各项血清传染性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指标均有交叉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应成为临床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