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66篇
  免费   1475篇
  国内免费   135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13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093篇
内科学   906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783篇
综合类   15481篇
预防医学   423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699篇
  133篇
中国医学   5716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1023篇
  2021年   1227篇
  2020年   1103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1028篇
  2016年   1248篇
  2015年   1343篇
  2014年   2571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3223篇
  2011年   3378篇
  2010年   3177篇
  2009年   3273篇
  2008年   3296篇
  2007年   2895篇
  2006年   2848篇
  2005年   2808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2076篇
  2002年   1829篇
  2001年   1668篇
  2000年   1309篇
  1999年   980篇
  1998年   973篇
  1997年   624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张弋  窦志高 《中国药师》2005,8(5):404-405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移植患者乙肝免疫球蛋白滴度(HBIG)的特点,总结其在II临床HBIG滴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以MEIA和ELISA平行测定50,100,500IU·L-1的HBIG标准品,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性及各自特点.结果:MEIA和ELISA方法学的回收率分别为(105.32±1.85)%和(103.71±3.76)%,RSD分别为(3.67±2.30)%和(2.75±0.74)%.检测HBIG滴度≤160IU·L-1时,两个方法的相关性为CMEIA=0.709CELISA 30.142,r=0.784 0(n=26).当HBIG滴度>160IU·L-1时,两方法检测结果CMEIA=-0.010CELISA 159.197,r=0.032 0(n=29).结论:ELISA法可用于常规的HBIG检测,而MEIA的检测范围比较宽,不仅可用于常规HBIG的检测,更适合HBIG被动免疫后人群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872.
张卫东  邢建国  李革 《中国药师》2005,8(6):530-532
目的:建立黄菊乙肝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检测波长λs=530 nm,参比波长λR=700nm.结果:本法线性方程为Y=-479 2 543X,r=0.999 6,线性范围为1.108~5.540μ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2.7%(n=6);同板精密度RSD=1.7%(n=5),异板精密度RSD=2.6%(n=5).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73.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PT、APTT、F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PT、APTT、Fg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PT、APTT延长,Fg值降低,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4.
沈俊松  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16-1217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进行分析,并依据血钠值分为轻度(135mmo1/L~130mmol/L);中度(121mmol/L~129mmol/L);重度(≤120mmol/L)低钠血症,分别比较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51.9%(120/231);轻、中、重度低血钠症,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20.45%(9/44)、42.11%(8/19)及5.27%(3/57)、9.09%(4/44)、42.11%(8/19),轻与重度低血钠症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轻与中度低血钠者无显著差异(P>0.05);轻、中、重度低血钠症病死率分别为8.77%(5/57)、25.00%(11/44)及68.42%(13/19),三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肝功能A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1;肝功能B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时血钠越低其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且低钠血症程度越重对应的Child-Pugh分级也越差.  相似文献   
875.
目前我国约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简称 乙肝HBV)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000万。 慢性乙肝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抗病毒 治疗是清除HBV,减少并发症,防止肝纤维化的根 本措施。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是疗效明确的抗病毒药 物,笔者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76.
肝硬化并发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研究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方法与评估。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院的肝硬化31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20例(64.5%),无静脉曲张者11例(35.5%),入院时行胃镜直视和腹部超声检查,并除外已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或皮圈结扎治疗者。记录外周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长径及门静脉宽度、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检查结果,并按Child-Pugh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周血血小板数值和脾脏长径与食管重度静脉曲张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分别为0.042和0.024),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问、Child-Pugh值及超声下门脉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141、0.952、0.095、0.088和0.124);与无静脉曲张患者相比较,血小板计数〈60000个/mm^3判断食管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为80%,脾脏长径〉150mm判断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和92.9%。结论 血小板计数和脾脏长径作为非侵入性方法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有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877.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的35例,女的15例;年龄最小的29岁,最大的67岁;病程最短的半年,最长的是2年.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3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其他原因引起的9例,腹水形成的19例.这些患者都经过肝功能、乙肝、丙肝、B超、腹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治疗的.  相似文献   
878.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古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本文从文献入手论述了古今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出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本病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879.
芍丹乙肝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通过对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含量及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比较了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吸附澄清技术3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3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8%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在80%以上,且溶液澄清。结论吸附澄清技术可作为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880.
目的以肝硬化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药物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的Wistar雄性大鼠64只,以60%CCl4油溶液0.3ml/100g皮下注射,同时饮用5%酒精溶液,45d后制成肝硬化动物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16只/组。全麻下均行左、中叶肝切除术。术后各组按以下方案处理: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g·kg-1·d-1,丹参素组腹腔注射18mg·kg-1·d-1,泮托拉唑组皮下注射0.2mg·kg-1·d-1,两药合用组同时给予丹参素(tanshinol)腹腔注射18mg·kg-1·d-1,泮托拉唑(pantoprazole)皮下注射0.2mg·kg-1·d-1,连续给药2周,抽取静脉血样,取肝脏组织,检测肝功能、有丝分裂指数(MI)、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核DNA含量。结果丹参素组、泮托拉唑组及两药合用组MI、PCNA阳性染色细胞量、细胞核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药合用组MI、PCNA阳性染色细胞量、细胞核DNA含量均高于丹参素组、泮托拉唑组(P<0.05),但各组间肝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泮托拉唑及两药合用均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