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03篇
  免费   6893篇
  国内免费   1584篇
耳鼻咽喉   257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1010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1327篇
内科学   3492篇
皮肤病学   594篇
神经病学   408篇
特种医学   16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4162篇
综合类   30709篇
预防医学   4631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12001篇
  279篇
中国医学   85456篇
肿瘤学   284篇
  2024年   1225篇
  2023年   3952篇
  2022年   5194篇
  2021年   6779篇
  2020年   4990篇
  2019年   4437篇
  2018年   1686篇
  2017年   3841篇
  2016年   3820篇
  2015年   4211篇
  2014年   7774篇
  2013年   6512篇
  2012年   8210篇
  2011年   8721篇
  2010年   7922篇
  2009年   7182篇
  2008年   7370篇
  2007年   6682篇
  2006年   6222篇
  2005年   6256篇
  2004年   5891篇
  2003年   5888篇
  2002年   4975篇
  2001年   4614篇
  2000年   3615篇
  1999年   2983篇
  1998年   2803篇
  1997年   2621篇
  1996年   2390篇
  1995年   2019篇
  1994年   1576篇
  1993年   1046篇
  1992年   797篇
  1991年   700篇
  1990年   583篇
  1989年   625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81.
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清肺汤加西药治疗支原体肺炎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在临床治疗中比较棘手,虽然治疗方法各异,但远期疗效欠佳。自1997年3月-2004年6月我科采用消腹汤加巯甲丙脯酸治疗肝硬化腹水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笔者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70例,男51例,女19例;年龄20~68岁;病程3~16年。均符合《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中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中医治疗自拟溃疡汤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蒲  相似文献   
84.
85.
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主要为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所致。其临床特征为足部肿胀,皮炎、色素沉着,患肢有抽痉样疼痛和静脉性跛行,最终有郁血性溃疡形成。我院自1987年5月开始,收治了18例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病人。治疗时,除采取高位结扎或剥脱大、小隐静脉等传统手术外,同时采取腱袢替代瓣膜术和直接深静脉手术。手术疗效满意率达100%。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对此病的预后关系密切,现将护理有关方面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86.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首载于《脾胃论》。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效,原为劳倦内伤、清阳下陷、脾胃气虚诸证而设。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用于治疗骨伤科病症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1骨折愈合后下肢肿胀刘某,女,45岁,工人,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述右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髌内钉内固定术后6月,术后3月时拄双拐下地行走,出现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曾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同段周径大3cm,按之浮软不起,患肢皮色紫黯,倦怠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外周动脉病(PAD)定义为冠状动脉以外的血管,它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人体,其范围远远超过了冠状动脉。狭义的外周动脉病仅指下肢动脉病,本文仅指后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病的患病率也如冠心病一样不断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冠心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PAD的估测患病率超过10%,这可能系保守的估计,因为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不知道症状系动脉阻塞所致,这类患者的PAD症状要么被忽视,  相似文献   
89.
风寒湿邪侵入肌腠、经络、关节郁久化热的化热型风湿关节炎。笔者在临床中以芍药甘草汤合二妙散灵活加减,配以风湿膏外敷,通过40例临床观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0.
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近代多用《医宗金鉴》方。其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因其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皮肤疾病中,对带状疱疹、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丹毒、药疹、接触性皮炎、急性女阴溃疡、红皮病、足癣继发感染等,均有独特疗效。兹举三案浅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