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9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26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2378篇
内科学   1254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7405篇
预防医学   878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5344篇
  30篇
中国医学   8662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1049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381篇
  2011年   1482篇
  2010年   1373篇
  2009年   1523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432篇
  2005年   1529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455篇
  2002年   1251篇
  2001年   1050篇
  2000年   836篇
  1999年   711篇
  1998年   657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PCI术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管内皮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与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行PCI术的ACS患者,能为心肌修复提供能量,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索伽马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行伽马刀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伽马刀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单纯接受伽马刀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T/CD8^+T细胞比值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伽马刀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刺激CD^3+T细胞和CD4^+T细胞的增殖,抑制CD8^+T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0.13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4 d后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流变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3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RP、FIB、D-D、LDL-C、TG、TC、IL-6、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血脂、血凝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三科住院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和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每日1次,60 min内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4 d。对治疗后患者分别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检查1次,头CT或MRI、心电图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查1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病情变化,统计TIA转化成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TIA再次发作次数平均为(1.61±0.52)次,3个月内脑梗死发生4例,均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TIA再次发作次数平均为(3.12±0.49)次,3个月内脑梗死发生11例,均有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其中l例治疗期间发生急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留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脑梗死发生率为29.37%。治疗后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复查实验室指标即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无新发异常病例,原指标异常者复查结果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观察组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缓解血管痉挛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丹参多酚酸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口服,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短暂性面红情况,减慢静滴速度后消失。两组肝功及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24 h内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发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溶栓治疗,丹参多酚酸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24 h内给予丹参多酚酸治疗。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丹参多酚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美国国立卫一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丹参多酚酸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丹参多酚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24 h内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安全有效,可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969.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引起的右心结构重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三年住院治疗的PP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川芎嗪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治疗12 w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并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比较,川芎嗪组和联合组患者的SPAP水平较传统治疗组患者明显下降,CI和6-MWD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患者,且联合组患者CI和6-MWD明显高于川芎嗪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FEV1/FVC、PaO2、RVD、TRVmax、RVEF、血清ET和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但其他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且三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右心室结构重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液平均流速(Vmean)与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P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从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