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0篇
  免费   1268篇
  国内免费   89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2099篇
内科学   1106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4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82篇
综合类   6289篇
预防医学   930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908篇
  24篇
中国医学   7268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1041篇
  2012年   1265篇
  2011年   1416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303篇
  2008年   1425篇
  2007年   1295篇
  2006年   1213篇
  2005年   1347篇
  2004年   1243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1064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0.6±0.5)次/d、发作持续时间(3.3±1.5)min/次、硝酸甘油消耗量(11.5±2.5)片/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分析研究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对试验组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进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中应用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疗效,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使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还可以有效降低临床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963.
目的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为患者选取最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NAFL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NAFL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4.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是绝经后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十万人每年就有300~400例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的骨质疏松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研究发现骨折后尽快使用双磷酸盐可能会减少再次骨折风险[1],但是由于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骨吸收,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动物实验反复证实双磷酸盐阻止硬骨痂成为成熟骨板,但是双磷酸盐对临床上的骨折愈合是否存在影响尚未明确[2]。本文对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讨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优点。对部分临床疑难杂症和中医急症有较好的疗效。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加,其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由盐酸川芎嗪、丹参(丹参素);辅料为甘油、注射用水等制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安神等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下标注仅为“偶见有皮疹”,但我院1例患者使用后出现胸闷、心悸、寒战等不适症状,笔者认为可能与本品系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关,也有可能系其中所含的辅料甘油为过敏原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6.
目的评价吸烟致细胞毒性和DNA损伤以及黄酮类成分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自动吸烟机按照FTC协议吸烟产生的主流烟雾在线染毒B-16细胞和人颊黏膜细胞两种真核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吸烟所致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并考察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的保护作用。结果吸烟可致体外培养的B-16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两种细胞的DNA明显损伤。随着烟气作用时间的延长,表征细胞内DNA损伤程度的彗星尾矩、Olive尾矩都有增加;1 mmol/L槲皮素、黄芩素和丹参素均可明显缓解吸烟引起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对B-16细胞的活力提升50%左右,对人颊黏膜细胞的DNA保护效果超过60%。结论吸烟可致细胞毒性和细胞DNA损伤,但是黄酮类成分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均对细胞和DNA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9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于晚餐后30 min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酚酸盐,200 mg/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溶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5%、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TG、LVEDD、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治疗组HDL-C、EF、CO、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脂、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8.
武玉翠  葛茜  周宏骏  晋鑫鑫  王喆之 《中草药》2015,46(13):1966-1974
目的克隆丹参晚期胚胎富集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LE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对丹参转录组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发现一条新的与LEA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序列,命名为Sm LEA2,Gen Bank登录号为HQ676610。进一步利用PCR和RT-PCR技术从丹参g DNA以及c DNA水平克隆得到了Sm LEA2基因全长。采用软件分析蛋白质结构性质和系统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处理丹参的Sm LEA2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获得Sm LEA2 g DNA长1 961 bp,由1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并且内含子位于ATG的上游;开放阅读框长为960 bp,共编码31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 LEA2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 340,等电点为4.77。该基因在丹参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随着花的成熟和种子的发育,该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并且该基因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Me JA)以及脱落酸(ABA)的诱导作用影响。结论克隆得到的丹参Sm LEA2可能参与种子发育过程,并在丹参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69.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一种骨吸收的强效抑制剂,并可增加钙平衡,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价值。我科自1994年起,临床验证了3种双膦酸盐制剂,有完整骨密度资料55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入选标准60岁以上经Hologic2000型DEXA仪测量腰椎骨矿...  相似文献   
970.
溃疡性结肠炎(UC)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关于丹参注射液治疗UC的报道尚不多见。本试验通过对UC活动期患者36例进行T细胞亚群和胃肠神经肽检测,旨在探讨UC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同时分析丹参注射液治疗UC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