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24篇
  免费   6795篇
  国内免费   6160篇
耳鼻咽喉   578篇
儿科学   1298篇
妇产科学   1118篇
基础医学   7658篇
口腔科学   1199篇
临床医学   13702篇
内科学   12917篇
皮肤病学   882篇
神经病学   2561篇
特种医学   2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5610篇
综合类   29464篇
预防医学   5966篇
眼科学   1195篇
药学   12706篇
  269篇
中国医学   10046篇
肿瘤学   3861篇
  2024年   1444篇
  2023年   4218篇
  2022年   4730篇
  2021年   5101篇
  2020年   4178篇
  2019年   3872篇
  2018年   2025篇
  2017年   3190篇
  2016年   3144篇
  2015年   3511篇
  2014年   4772篇
  2013年   4630篇
  2012年   6233篇
  2011年   6779篇
  2010年   5887篇
  2009年   5863篇
  2008年   6282篇
  2007年   5551篇
  2006年   5024篇
  2005年   4998篇
  2004年   3849篇
  2003年   3411篇
  2002年   2792篇
  2001年   2404篇
  2000年   1708篇
  1999年   1423篇
  1998年   1203篇
  1997年   1132篇
  1996年   1009篇
  1995年   749篇
  1994年   619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 ,观察两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 :孕妇孕中期血铅水平为 (0 .2 89± 0 .0 5 0 ) μmol/ L,产时血铅水平 (0 .2 42± 0 .0 49) μmol/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 ;12 0例配对血铅分析显示 ,孕中期血铅与产时血铅显著相关 (r=0 .2 0 8,t=2 .0 8,P<0 .0 5 )。剖宫产产妇的产时血铅水平为 (0 .2 5 6± 0 .0 5 0 )μmol/ L ,高于顺产产妇的 (0 .2 32± 0 .0 5 0 )μmol/ L ,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结论 :孕期妇女血铅水平呈动态变化 ,产时血铅对分娩方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TNF-α、IL-6在慢性乙肝不同阶段的作用及双利肝对于两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55 例慢性乙肝患者在治疗前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及肝功能.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口服双利肝,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及肝功能.结果随着肝功能损害加重,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经过双利肝治疗,患者转氨酶、胆红素、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IL-6水平略有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程中,TNF-α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可作为病情轻重的判别指示.IL-6与肝脏损伤过程有关.双利肝可明显降低慢性乙肝患者TNF-α水平,有效地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为了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最佳用药剂量,用药方法及给药途径。方法 选择160例孕12-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观察完全汉产率,引流产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间引产总有效率,引流产时产及阴道出血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用于中期引产,用药剂理小、引产时间短,避免了口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提高了安全流产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4.
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即细菌培养基成分进行科学配比研究,促使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同一体系内同时对细菌进行鉴定防止耐药菌株泛滥作了初步探讨^[1,2]。方法 采用V型板体系内培养,并同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细菌鉴定报告时间缩短至4~8小时,与常规方法对比其中标准菌株符合率为100%,临床分离株符合率为98%。结论 初步建立了细菌检验的快速常规程序,使临床细菌学检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正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我科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应用口服与阴道内给药方法 ,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孕引产的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中期妊娠患者 1 3 6例 ,无生殖道畸形及妊娠期阴道流血 ,身体健康。将 1 3 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 (对照组 )与阴道内给药组 (治疗组 ) ,其中对照组 65例 ,年龄 2 5.60± 5.2 1岁 ,孕周2 1 .44± 2 .2l;治疗组 7l例 ,年龄 2 6.1 0± 4.89岁 ,孕周 2 0 .78± 2 .4l,两组年龄、孕周和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1 .2 治疗方法米非司酮为北京制药厂生产 ,2 5mg/片 ;米索前列醇由澳大…  相似文献   
996.
1947年前对白血病没有什么特殊治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寿命仅 3个月 ,直至 70年代才形成较规范的各种治疗方案。主要有诱导缓解方案、缓解后治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现简单综述如下。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 1 诱导缓解治疗 :DA方案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的标准方案。方案组成 :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 +阿糖胞苷 (Ara -C)。治疗方法 :IDA 30~ 5 0mg/m2 ,静脉注射 ,1次 /d ,第 1~ 3天使用 ,Ara -C 10 0mg/m2 ,静脉注射 ,1次 /d。第 1~ 7天使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应用诱导分化剂全反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抗早孕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于中期妊娠的引产效果。方法:将172例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健康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以米非司酮500mg,每隔12h口服,共3次,10h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如3h后无宫缩,再加用一次;B 组米非司酮服法同A组,10h后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如每3h后无宫缩,。加服用0.2mg,C组59例常规用100mg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结果:引产成功率A,B,C三组均达到90%以上,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出现宫缩时间及平均完成引产时间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C组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引产后平均组织残留量与出血量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也均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抗早孕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组织残留量及出血量少,且用药剂量小,是一种较好的中孕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重要的发病基础 ,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应激状态 ,使致炎与抗炎体系失衡的临床症候群。最近的研究发现 ,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由转录因子NF -κB(nuclearfactor -κB)调控[1] 。NF -κB最初是由Sen等[2 ] 从B淋巴细胞核中提取的一种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蛋白因子 ,后被证明广泛存在于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中。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NF -κB以无活性状态潜伏于细胞质中 ,在细胞受到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99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脊髓神经元酶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酶学变化,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分别于术术前术后第3、7、14天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含量。结果:AChE于手术持续下降,ACP在术后3天开始上升,第7天升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经CNTF治疗后上述峡谷种酶变化的幅度较小,且整个过程比较平衡,结论:CNTF对脊髓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的克隆质粒。方法:从人乳腺癌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逆转录PCR(RT-PCR)扩增出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c DNA,插入经NdeI和XhoI双酶切的PET19b载体中,构建了克隆质粒PET19bTIMP-1。结果:对此克隆质粒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扩增出的cDNA中624个碱基中与发表的TIMP-1cDNA序列相比,除361位碱基由A变为G外,其余均完全相同。结论:该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丙氨酸,不影响本课题后期用该克隆化基因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目的。该DNA全长624bp,编码207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