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775篇
  免费   17733篇
  国内免费   6052篇
耳鼻咽喉   1160篇
儿科学   2321篇
妇产科学   2398篇
基础医学   7921篇
口腔科学   1834篇
临床医学   42192篇
内科学   23018篇
皮肤病学   2829篇
神经病学   6272篇
特种医学   68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1篇
外科学   13305篇
综合类   95716篇
预防医学   49680篇
眼科学   2092篇
药学   32561篇
  696篇
中国医学   74048篇
肿瘤学   8276篇
  2024年   3346篇
  2023年   11575篇
  2022年   9566篇
  2021年   11317篇
  2020年   9928篇
  2019年   9593篇
  2018年   4651篇
  2017年   8192篇
  2016年   9268篇
  2015年   10623篇
  2014年   20037篇
  2013年   18529篇
  2012年   22449篇
  2011年   22715篇
  2010年   21014篇
  2009年   18091篇
  2008年   22023篇
  2007年   17555篇
  2006年   16175篇
  2005年   16723篇
  2004年   15188篇
  2003年   13860篇
  2002年   10796篇
  2001年   9145篇
  2000年   6675篇
  1999年   5169篇
  1998年   4621篇
  1997年   4031篇
  1996年   3668篇
  1995年   3656篇
  1994年   2717篇
  1993年   1930篇
  1992年   1637篇
  1991年   1676篇
  1990年   1969篇
  1989年   1617篇
  1988年   550篇
  1987年   344篇
  1986年   237篇
  1985年   214篇
  1984年   127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1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8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远期治疗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配合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文观察组有效治疗12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有效治疗10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2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治疗以后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为16.1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11.54%,对照组复发48例,复发率为36.92%,P <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医内外合治方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升患者远期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9-1192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获得延长,但是HCC骨转移发生率则显著升高,HCC骨转移的筛查与诊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与难点问题。明确HCC骨转移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临床肿瘤筛查及诊疗手段的提高,血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骨转移的主要致病机制,骨微环境使得HCC骨转移持续发生。明确HCC骨转移的预后因素有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但目前尚未就HC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达成共识。本文就HCC骨转移分子病理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通过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20~45岁的120名女性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现状自我评价和二孩生育意愿,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愿意生育二孩的仅占29. 1%,认为理想子女数是2个的占58. 3%,有52. 5%的人生育二孩后会继续工作不影响职业规划,认为2个孩子相互陪伴、经济负担较大、精神慰藉是生育二孩影响因素的占比分别为67. 5%、51. 7%、50. 0%。缓解子女养老压力(OR=2. 781,95%CI为1. 063~7. 272)、响应国家政策(OR=0. 221,95%CI为0. 068~0. 720)是生育二孩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调查人群生育二孩意愿并不强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是缓解子女养老压力和响应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45.
张仲景常用人参、黄芪、麦冬、阿胶等补益药物益气固脱、实卫固表、生津除烦、养血润燥,疗效确切。诸药作用各具特点,灵活配伍,可用治脱证,包括气脱证、血脱证、阴脱证,可用治虚证,包括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等多种复杂病证。深入认识张仲景应用人参、黄芪、麦冬、阿胶的用法,有利于全面领会仲景的学术思想,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正>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指女性性反应周期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或出现与性交有关的疼痛,造成患者心理痛苦或双方性生活困难,包括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等[1]。癌症会对女性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女性性功能障碍。Zeng等[2]对156例中国妇科癌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62.2%的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研究发现,性功能障碍使宫颈癌患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47.
《右江医学》2019,(3):187-19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肝脏转移及其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8例存在同时性肝脏转移病灶(转移组),78例患者未发现肝脏转移病灶(非转移组)。制定统一调查表,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肝炎史、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脉管浸润、Borrmann分型、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Hp感染。结果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Borrmann分型、CEA、AFP和Hp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脉管浸润、CEA、AFP和Hp感染是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49例原发性胃癌肝脏转移患者中,Hp感染患者和无Hp感染患者平均生存期时间分别为(14.5±5.2)个月和(28.5±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脉管浸润、CEA、AFP和Hp感染与原发性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密切相关,且Hp感染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6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规范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行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6家三甲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和合理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7.69±2.527)分,有94.4%的临床医生愿意参加抗菌药物相关培训,90.8%的临床医生会依据指导原则进行处方行为。结论三甲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知识得分偏低,且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要加强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提高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49.
目的开展保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查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保山市隆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30家公共场所118名从业人员,最近一个月自我认定健康者占61.86%(73/118),不健康者占38.14%(45/118);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85%(60/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工作时间≥12 h(OR=8.70,95%CI=2.11~35.80)、工作环境潮湿(OR=30.68,95%CI=3.14~299.70)、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及蟑螂)(OR=35.76,95%CI=3.47~368.92)是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因素,但对健康知识的认知(OR=0.31,95%CI=0.11~0.89)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改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减少健康危害因素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