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036篇 |
免费 | 6438篇 |
国内免费 | 13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3篇 |
儿科学 | 181篇 |
妇产科学 | 366篇 |
基础医学 | 1202篇 |
口腔科学 | 286篇 |
临床医学 | 8889篇 |
内科学 | 3013篇 |
皮肤病学 | 549篇 |
神经病学 | 474篇 |
特种医学 | 9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080篇 |
综合类 | 32805篇 |
预防医学 | 8977篇 |
眼科学 | 220篇 |
药学 | 11104篇 |
390篇 | |
中国医学 | 74265篇 |
肿瘤学 | 9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57篇 |
2023年 | 4004篇 |
2022年 | 5101篇 |
2021年 | 7353篇 |
2020年 | 4264篇 |
2019年 | 3538篇 |
2018年 | 1383篇 |
2017年 | 2921篇 |
2016年 | 3385篇 |
2015年 | 3967篇 |
2014年 | 8429篇 |
2013年 | 7008篇 |
2012年 | 9186篇 |
2011年 | 9574篇 |
2010年 | 8873篇 |
2009年 | 7335篇 |
2008年 | 7911篇 |
2007年 | 5970篇 |
2006年 | 5649篇 |
2005年 | 5405篇 |
2004年 | 5592篇 |
2003年 | 5038篇 |
2002年 | 3368篇 |
2001年 | 3114篇 |
2000年 | 2171篇 |
1999年 | 1789篇 |
1998年 | 1574篇 |
1997年 | 1672篇 |
1996年 | 1582篇 |
1995年 | 1425篇 |
1994年 | 1094篇 |
1993年 | 810篇 |
1992年 | 741篇 |
1991年 | 805篇 |
1990年 | 1235篇 |
1989年 | 918篇 |
1988年 | 406篇 |
1987年 | 240篇 |
1986年 | 121篇 |
1985年 | 128篇 |
1984年 | 97篇 |
1983年 | 82篇 |
1982年 | 53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15篇 |
1958年 | 56篇 |
1957年 | 23篇 |
1956年 | 27篇 |
1955年 | 6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在医院的应用效果与管理实践,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2020年的184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患者实施情志护理、按摩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另外患者疼痛感缓解明显,有助于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用于中医儿科中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医院中医儿科收治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职业技能评分、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的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技能中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专科护理、文书书写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中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用于中医儿科中的管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士职业技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在妇产科中医护理方案执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医院妇产科的3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7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热证、带下病、妊娠恶阻、产后腹痛的症状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医护理依从率为97.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1%(P<0.05);观察组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执行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93.84±5.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6±7.88)分。结论:目标管理在妇产科中医护理方案执行中的应用能提升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以及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完善中医护理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对4家医院一线中医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目前中医护理教育培训开展的效果及中医护理教育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其中值得改善的方面,并提出可行建议。方法:自行设计中医护理教育培训调察问卷,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中医护理队伍对于中医护理教育培训现状的评价及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短板。结果:中医护理工作者参与教育培训积极性较高,教育培训形式多样,也取得一定效果。但目前存在教材缺乏,师资不足等多方面短板。结论:应建立完善机制更新中医护理教材,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化的中医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和研究电子健康管理平台对中医内科患者随访管理实践效果,以提高管理效果,改善中医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的152例中医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电子健康管理平台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沟通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患者给予电子健康平台管理后随访管理效果有所提升,其中中医内科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另外电子健康平台在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某院肿瘤外科开展情况及管理对策。方法:将2021年1—6月某院肿瘤外科未施行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管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情况,作为实施前。将2021年7—12月某院肿瘤外科施行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管理时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情况,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后肿瘤外科医务人员各50名、患者各300例开展研究。实施前后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人次,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例次,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种类数目、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患者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人次,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例次,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种类数目、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Champion量表评分、WHOQOL-BREF评分、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肿瘤外科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提升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的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消化肾内科在职的10名医护人员作为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培训对象,在此期间于培训前(2021年1—6月)和培训后(2021年7—12月)分别抽取40名消化肾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10名消化肾内科医护人员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变化,同时比较消化肾内科医护人员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培训前后患者的临床管理质量变化及患者对其中医技术服务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的中医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得分、中医技术操作知识得分、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的中医专科专病管理可行性评分、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评分、中医健康教育全面性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对其中医技术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以问题为导向对医护人员的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培训效果及医护人员的中医技术情境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管理质量及其对中医技术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中药封包技术结合中医辨证理念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嘉兴市第二医院和嘉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6月—2022年收治的140例神经外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以中药封包技术结合中医辨证理念进行管理。对两组管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同时观察两组管理前后的切口肿胀变化、切口疼痛变化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乙级愈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丙级愈合方面,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组间切口肿胀评分比较结果及切口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切口肿胀评分及切口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组间心理情况SAS评分比较结果及SD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