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469篇
  免费   11433篇
  国内免费   2445篇
耳鼻咽喉   518篇
儿科学   408篇
妇产科学   1758篇
基础医学   4596篇
口腔科学   1186篇
临床医学   49440篇
内科学   9278篇
皮肤病学   1226篇
神经病学   1161篇
特种医学   36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6246篇
综合类   90453篇
预防医学   76708篇
眼科学   320篇
药学   32231篇
  1093篇
中国医学   76714篇
肿瘤学   1264篇
  2024年   2157篇
  2023年   7483篇
  2022年   7073篇
  2021年   8257篇
  2020年   7859篇
  2019年   6810篇
  2018年   3012篇
  2017年   6377篇
  2016年   7261篇
  2015年   8687篇
  2014年   22036篇
  2013年   20237篇
  2012年   25272篇
  2011年   26853篇
  2010年   25365篇
  2009年   23042篇
  2008年   25728篇
  2007年   20545篇
  2006年   18504篇
  2005年   16911篇
  2004年   15072篇
  2003年   12577篇
  2002年   8422篇
  2001年   6989篇
  2000年   4825篇
  1999年   3701篇
  1998年   2614篇
  1997年   2542篇
  1996年   2205篇
  1995年   2051篇
  1994年   1674篇
  1993年   1006篇
  1992年   869篇
  1991年   853篇
  1990年   1291篇
  1989年   972篇
  1988年   388篇
  1987年   221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0篇
  1957年   24篇
  1956年   28篇
  195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63-664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预警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34.
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是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基础,但在建立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该文分析建立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以及管理现状,探讨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CES-D)调查情况分为糖尿病抑郁(DDM)组和糖尿病非抑郁(NDDM)组各79例,采用问卷的形式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患者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NDDM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为(78.4±3.3)分,高于DDM组的(52.7±4.1)分;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较教育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运动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医患关系、并发症数量、住院次数、BMI、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有明显影响,且抑郁程度越重运动依从性越差。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人睡眠模式的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5 666名广州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人群睡眠的潜在模式及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模式与DM的关系。  结果  LCA识别出5种睡眠模式,分别为“睡眠时间过短伴失眠”(类别1,5.6%)、“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轻度减退”(类别2,20.4%)、“睡眠状况良好”(类别3,47.7%)、“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障碍”(类别4,4.7%)、“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类别5,21.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类别3相比,类别1(OR=2.28,95%CI:1.51~3.43,P<0.001)、类别4(OR=2.48,95%CI:1.54~4.00,P<0.001)和类别5(OR=1.31,95%CI:1.01~1.71,P=0.045)人群罹患DM的风险升高。  结论  成年人群的睡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并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模式;不良睡眠模式可增加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分析中医熏蒸疗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司维拉姆进行常规止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止痒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熏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睡眠状况以及瘙痒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夜间深度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以及觉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瘙痒持续时间与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瘙痒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医熏蒸疗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减轻瘙痒对睡眠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