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676篇
  免费   9536篇
  国内免费   4778篇
耳鼻咽喉   1907篇
儿科学   4896篇
妇产科学   2931篇
基础医学   6779篇
口腔科学   1828篇
临床医学   36889篇
内科学   23362篇
皮肤病学   1842篇
神经病学   4897篇
特种医学   65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3篇
外科学   15124篇
综合类   70345篇
预防医学   18493篇
眼科学   3335篇
药学   26218篇
  477篇
中国医学   30978篇
肿瘤学   1879篇
  2024年   1415篇
  2023年   5362篇
  2022年   6680篇
  2021年   6927篇
  2020年   5657篇
  2019年   5436篇
  2018年   2607篇
  2017年   4611篇
  2016年   5320篇
  2015年   6216篇
  2014年   11119篇
  2013年   11253篇
  2012年   14425篇
  2011年   15724篇
  2010年   14875篇
  2009年   14272篇
  2008年   15122篇
  2007年   14466篇
  2006年   14038篇
  2005年   13423篇
  2004年   11931篇
  2003年   11464篇
  2002年   8218篇
  2001年   7064篇
  2000年   5406篇
  1999年   4485篇
  1998年   3854篇
  1997年   3608篇
  1996年   3272篇
  1995年   2682篇
  1994年   2046篇
  1993年   1471篇
  1992年   1119篇
  1991年   1072篇
  1990年   798篇
  1989年   749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3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蛋白Z以及凝血因子Ⅷ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观察分析两组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蛋白Z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凝血因子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高凝状态,检测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便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以及诊治。  相似文献   
122.
穆青  刘戈力 《医学综述》2015,(6):1053-1055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需要结合临床及神经影像学共同诊断。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甚明确,高血压和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是公认的危险因素。但对于儿童来说,其本身的基础疾病可能对此症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PRES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位置有关,头颅磁共振成像是首选的检查。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诊断,如诊治不及时,部分患者将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而遗留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研究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9例,按治疗方式分为闭合组(54例)和小切口组(55例)。予以闭合组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予以小切口组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伸展度、屈曲度)及生活质量(QLSCA评分)。结果小切口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伸展度、屈曲度、QLSCA评分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1.82%(1/55)]与闭合组[11.11%(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平喘止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COPD合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喘止鼾汤。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质量指数(BMI)、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_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喘、白天嗜睡、夜间打鼾伴呼吸暂停积分均降低(P 0. 05),且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MI、AHI均降低(P 0. 05),LSa O_2均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AHI及LSa 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MI、AH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LSa O_2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均升高(P 0. 05),且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p(O_2)升高(P 0. 05),p(CO_2)降低(P 0. 05),且观察组p(O_2)高于对照组(P 0. 05),p(CO_2)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p(O_2)、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平喘止鼾汤治疗COPD合并OSAHS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和LSa O_2,降低AHI,并升高p(O_2),降低p(CO_2)。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目的观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6-06,于我院接受TESSYS手术的339例LDH患者,术后均行腰椎CT及三维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将之分为三组:少量磨削组278例,中量磨削组49例,大量磨削组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腰椎不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中度和重度磨除组术后2年VAS评分1年3个月,术后2年的JOA评分1年3个月(P0.05)。此外,术后1、2年,大量磨削组的VAS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大量磨削组的JOA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磨削组的总有效率(92.1%)中量磨削组(75.5%)少量磨削组(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发生率相比,大量磨削组(66.7%)中量磨削组(34.7%)少量磨削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SSYS手术中进行椎间孔成形操作时,对上关节突进行轻度磨削不会对其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但随着磨削程度的增加,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对其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索克罗米酚(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41例PCOS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服CC诱导排卵(50mg/d,连续5d)治疗,然后在治疗前和CC治疗4周后采集静脉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L-10、MMP-9和NO的水平。治疗后患者依据有无排卵分为排卵组和未排卵组,依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CC治疗前后血清中各指标变化及各组间差异。结果 CC处理后,患者血清中NO和IL-10水平显著上升,而MMP-9水平显著下降,与处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C使PCOS患者的排卵率达到53.2%,临床妊娠率达到20.6%。组间比较时,治疗前3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排卵组的MMP-9水平显著低于未排卵组(P0.01),妊娠组的MMP-9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0.01),IL-10和NO水平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CC诱导的排卵能增加NO和IL-10的水平,并降低MMP-9的水平,对有排卵和妊娠患者MMP-9水平影响更为显著,同时也提高了PCOS不孕妇女的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