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0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76篇
中国医学   111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积雪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近年来积雪草在植物分类,化学成分,组织培养,药理作用,临床,制剂及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刺人参甙Q和R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刺人参叶中分离并鉴定了2种新甙,丝石竹皂甙元-3-O-β-D呲喃葡萄糖基-28-O-α-L-呲喃鼠李糖基(1→4)-β-D-呲喃葡萄糖基(1→6)-β-D-呲喃葡萄糖甙和3β-羟基羽扇豆-20(29)-烯-23-醛-28-酸-3-O-β-D-呲喃葡萄糖基-28-O-α-L-呲喃鼠李糖基(1→4)-β-D-呲喃葡萄糖基(1→6)-β-D-呲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33.
山地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地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分得5个三萜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乌苏酸、2α,19α-二羟基乌苏酸、2α,3α,19α-三羟基-12-乌苏烯-28-酸、2α-羟基齐墩果酸和2α,23-二羟基齐墩果酸。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4.
粗叶悬钩子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粗叶悬钩子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等方法鉴定其为corosolicacid,tormenticacid,niga-inchigosideF,trachelosperosideE-1和suavissimosideR,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2mg/kg)、原花青素小剂量组(1.2mg/kg)、原花青素中剂量组(6mg/kg)、原花青素大剂量组(30mg/kg),每组10只.用完全弗氏佐剂制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于致炎后第8天给药,观察各组对AA大鼠足肿胀及体重的影响。第24天处死大鼠,剪下致炎足的对侧足爪,剪碎后浸泡于生理盐水2小时,EIA法测浸泡液中PGE2的含量。同时分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36.
梅花参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梅花参体内的皂苷类化合物。方法:从梅花参体内提取得到总皂苷,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舍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3-D-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奎诺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3β,12α,17β,25β-四醇。结论: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梅花参皂苷D。  相似文献   
37.
黑乳海参中两个新的四环三萜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β,17α-二羟基-7,9-二烯-海参烷;3β,17α-二羟基-9,22-二烯-海参烷.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黑乳参皂苷元A和B.是我国学者首次从海参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制备型HPLC法分离2个茅莓皂苷单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述虎  刘文英  饶金华  白娟 《中草药》2005,36(3):348-350
茅莓 Rubus parvifolius L.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1] ,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等多种功能。民间用于妇科止血 ,疗效显著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目前由于缺少此类对照品 ,无法有效开展相关质量指标检测工作。据文献报道 [2 ]从茅莓中分得 2个三萜皂苷 :甜茶苷 R1( suavissimoside R1)和苦莓苷F1( niga- ichigosides F1) ,主要采用柱色谱法 ,操作步骤烦琐 ,结构确证仅有碳谱和氢谱。因其结构中 2 3位取代基分别是 - COOH和 - CH2 H(图 1 ) ,所以性质相近 ,难以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得到纯度较高的对照品。本研究以甜茶苷 R1为目标分离产…  相似文献   
39.
滇产苦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刚  麻兵继  刘吉开 《中草药》2005,36(4):495-496
目的研究滇产苦葛Puerariapeduncul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鉴定苦葛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苦葛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5α-豆甾-7,22-二烯-3β-醇(Ⅰ)、二十六烷酸-α-甘油酯(Ⅱ)、3β,22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Ⅲ)、齐墩果酸(Ⅴ)和齐墩果酸-3β-O-葡萄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0.
牛耳朵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耳朵Chirita eburnea Hance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根或全草入药,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生长丘陵、山地溪边或林中石上,分布于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及四川贵州等地;性味甘、平,有补虚、止咳、止血、除湿的功效。为了研究其活性化合物,我们对其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甾体类和一个三萜化合物,分别是:豆甾-5-烯-3β,7α-二醇(stigmast-5-en-3β,7α-diol,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