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93篇
  20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应用联合减压术治疗中晚期脑疝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联合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嵌顿性脑疝的效果。方法 将 97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 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嵌顿性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联合减压术 (46例 )与常规骨瓣开颅术 (5 1例 )治疗 ,术后两组均经常规治疗。随访 1~ 32个月 ,平均 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减压治疗组有效率为 80 .4 % (37/ 4 6例 ) ,其中恢复良好、中残2 7例 (占 5 8.7% ) ,重残 10例 (占 2 1.7% ) ,死亡 9例 (占 19.6 % ) ;常规骨瓣开颅术对照组有效率为 33.4 %(17/ 5 1例 ) ,其中恢复良好、中残 6例 (占 11.8% ) ,重残 11例 (占 2 1.6 % ) ,死亡 34例 (占 6 6 .6 % ) ,两组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联合减压治疗组患者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照组 (P<0 .0 5 )。联合减压治疗组患者的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疒间及术后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但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联合减压术治疗特重脑损伤合并嵌顿性脑疝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2.
报告1988年12月~1992年12月开颅术后张力性气颅5例,男4,女1.5例中3例治愈,2例死亡。开颅术后张力性气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后,脑脊液丢失,使颅内压降低,甚至呈负压状态,外界的气体从切口进入颅内的腔隙,CT扫描或颅骨X线平片可以确定诊断,钻孔置管排气是活疗张力性气颅的有效方法,作者探讨了预防此种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双侧同时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49例sTBI患者,分为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方式(对照组)并于3个月后进行COS评定。结果治疗组27例,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对照组22例,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0例,(P〈0.05)。结论采用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sTBI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Lapa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closure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After the first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closure of a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in 1990, 18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losure were compared to 16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 Methods: The endpoint adverse events (complications), pain intensity, operation time, fever, leucocytosis,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showed no clinically relevant differences. Results: Consumption of analgesics was low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closure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The safe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benefit for the patient need proof by mean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与钻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基底节出血行外科开颅治疗和钻颅抽吸治疗的所有病例,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共136例基底节出血病例,其中30例行外科开颅清除血肿治疗,106例行钻颅抽吸治疗。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意识状态等预后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与钻颅抽吸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出血外科开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不优于钻颅抽吸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A(n=45)和观察组B(n=47)。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CMV治疗,观察组A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HFOV治疗,观察组B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治疗。比较3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Clara细胞蛋白16(CC1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8、26.196,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患儿的机...  相似文献   
18.
We have designed a new instrument that we have called a skull punch, which is useful and safe for making a burr hole for a purely osteoplastic craniotomy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The instrumen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2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87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5岁,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一组为采用CT模拟定位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另一组为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两组的剂量都为64~66Gy/32.33次/6.4~6.6周。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其差异性。治疗计划各指标分析采用kolmogorowSmirnov法行正态分布检验,继而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和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0.1%、55.6%、40.4%、36.3%和65.4%、50.6%、30.6%、20.9%(p〉0.05)。但是对Ⅰ~Ⅱ期患者,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和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1.2%、75.5%、67.3%、61.5%和80.1%、65.7%、54.9%、29.7%(P〈0,05),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6%、71.7%、65.5%、59.0%和65.4%、50.6%、33.3%、25.6%(P〈0.05)。而对于Ⅲ~Ⅳ期的患者,两组之间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特别对Ⅰ-Ⅱ期早期食管癌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