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459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08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评估CBCT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符合手术适应症的下颌第三磨牙,通过使用两种放射学检查方法作为术前检查:(1)全景片检查;(2)CBCT检查。在经放射学检查之后,手术方案即被确定下来:拔除术或者截冠术。第一步治疗计划根据全景片拟定,第二步根据CBCT确定。记录经拍摄CBCT后,选择使用截冠术的倾向因素。结果:手术方案是根据第二步治疗计划所执行的。113例(86.9%)样本的第一步治疗计划和第二步治疗计划是一致的,而经拍摄CBCT后的17例(13.1%)样本的治疗计划发生了改变。数据使用SPSS 22分析并应用5%的部分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三磨牙与下牙槽神经管直接接触时,会极大的影响治疗方案并最终选择使用截冠术。然而,直接接触并非一个充分的影响因素;另外,根的数量、根与神经管之间有无皮质骨、神经管是否位于根的凹陷处以及牙根与神经管接触的长度,也是对于选择截冠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CBCT影响了13.1%的治疗计划。CBCT影像中观察到的下颌第三磨牙与神经管管腔的直接接触、神经管在根尖复合体附近弯曲或凹陷的位置、根与神经管之间有无皮质骨以及牙根与神经管接触的长度,对于决定使用截冠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估黏膜下注射曲马多缓解下颌智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拔除智齿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A组:曲马多注射组)和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注射组)。采集患者在术后1、2、6、24、48 h由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PS)评定的分值。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两因素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统计。结果:A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在2、6、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1)。术后48 h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曲马多黏膜下注射对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早期疼痛控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因下颌第三磨牙不适而就诊的患者204例,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高位、中位、低位)、阻生角度以及两磨牙的釉牙骨质界距离(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等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下颌第三磨牙存在的情况下,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发生率高达78.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高位、中位和低位阻生的龋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而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为40~80°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最易发生龋坏,与其他阻生角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第二磨牙与第三磨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角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的CEJ距离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在40~80°间,且两磨牙间的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更容易发生龋坏,此类阻生齿建议尽早拔除。  相似文献   
54.
55.
Objectives A plethora of surgical strategie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reach deep-seated lesions situated within the third ventricle including the Rosenfeld, or transcallosal anterior interfoniceal (TAIF), approach. First introduced in 2001, it consists of a small callosotomy followed by the midline transseptal dissection of fornices to enter the roof of the third ventricle. The aim of this microsurgical anatomy study is to describe and show each stage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focusing on the possible trajectories to anatomical landmarks.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20 adult cadaveric specimen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Using ×3 to ×40 magnifications, the surgical dis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a stepwise fashion, and the transcallosal anterior interforniceal approach was performed, analyzed, and described. Results In 5 specimens of 10, a cavum septum pellucidum was depicted. In 5 cases of 20 after the callosotomy ,the lateral ventricular cavities were reached. Different orientation of the microscope allowed us to define three surgical trajectories to visualize the region of interest without exposing important functional areas. Conclusion The TAIF represents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the third ventricle; its tricky surgical steps make appropriate anatomical dissection training essential to become confident and skilled in performing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群链球菌(GBS)定植情况、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定期产检的孕妇,于孕35~37周采用标准方法采集阴道及直肠拭子进行GBS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培养结果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阳性组按照产程中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分为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13 000名孕妇入组,GBS总体定植率为3.65%(475/13 000)。GBS在阴道中定植率为2.33%(303/13 000),在直肠中定植率为1.75%(227/13 000)。通过对直肠标本的采集检测,GBS阳性检出率增加了56.77%(172/303)。GBS每月的定植率有明显波动,3月份和10月份最高(均 P < 0.05)。475份GBS阳性标本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26%和93.47%,而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0.11%、48.00%、52.21%和88.63%。GBS阳性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发生率较GBS阴性组明显增高(均 P < 0.01)。产程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GBS阳性孕妇产褥期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明显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孕妇( P < 0.05或 P < 0.01)。 结论妊娠晚期孕妇GBS定植率较低,无明显的季节性,通过补充直肠检测能提高GBS检出率。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是目前预防和治疗GBS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GBS感染会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产程中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母婴的结局。  相似文献   
58.
59.
第三磨牙是最易发生阻生的牙齿,与多种病变形成有关,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拔除。虽然国际上对有症状第三磨牙的拔除已达成共识,但就无症状第三磨牙是否应当预防性拔除仍存在争议。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得到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以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第三磨牙拔除适应证、无症状第三磨牙可能发生的病变以及第三磨牙拔除风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以便在处理无症状第三磨牙的决策制定中作出基于证据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成人下颌第三磨牙(M3)近中向阻生或萌出的机制及其与颌骨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全景X线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全景X线片观察下颌M3阻生或萌出的情况,将其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并对其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阻生组与萌出组的下颌体长度(Go-Po’)、下颌支宽度(W)、下颌平面角(MP-FH)、前下面高(ANS-Me)、下颌支长度与下颌骨长度的比值(Co-Go/Co-Po)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生组的W、Co-Go/Co-Po大于萌出组,而Go-Po’、ANS-Me、MP-FH小于萌出组。两组间的Co-Po、Co-Go、上下中切牙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M3的近中向阻生和萌出可能与下颌的旋转生长及面部生长型有关,下颌向前旋转和短面型患者的下颌M3更易发生近中向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