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6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28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712篇
预防医学   519篇
眼科学   1032篇
药学   6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iofilm,BF)模型,探讨氨溴索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的结构影响.方法 平板培养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7 d,得到成熟BF,用扫描电镜(scannm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氨溴索对BF形态结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对BF结构参数分析;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氨溴索对BF内活菌的作用,并测定氨溴索单独作用以及与环丙沙星联用后BF内活菌的荧光强度.结果 氨溴索作用后电镜观察可见BF被破坏,基质样物变稀疏,仅见少量散在细菌.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2 mg/ml氨溴索作用后,BF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均减少(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增加(P<0.05).0.75 mg/ml氨溴索干预后,有同样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当氨溴索浓度大于0.49 mg/ml时,BF内活菌数减少.同时,氨溴索与环丙沙星存在协同作用(F=15.1,P<0.05),且随着氨溴索浓度升高,协同作用增强.结论 氨溴索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形态结构,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复方洗必泰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65例68眼分为两组 ,每组 34眼 ,实验组用复方洗必泰滴眼液点眼。对照组用 0 .3%二性霉素B溶液滴眼治疗 ,并且回顾研究以前接治的未采用以上两法治疗的 30例病人的情况。疗效观察比较 ,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 82 .35% ,阳性对照组有效率 67.65% ,卡方检验 ,P <0 .0 5,有统计学差异 ;回顾以前病人有效率 4 0 % ,与实验组比较 ,P <0 .0 0 5,差异显著。结论 复方洗必泰滴眼液可以作为临床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线局部用药 ,其疗效明显高于二性霉素B及其它传统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射干、马齿苋对绿脓杆菌 ( 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取射干、马齿苋水煎剂对4 6株PA进行 MIC试验 ,统计 MIC50 和 MIC90 。结果 :射干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3.90 g/ L,MIC50 为 7.81g/ L,MIC90 为 15.62 g/ L;马齿苋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7.81g/ L,MIC50 为15.62 g/ L,MIC90 为 31.2 5g/ L。结论 :射干、马齿苋于体外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银染法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染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在药物作用前后变化的可靠性。方法建立细菌生物被膜,分别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生物被膜的变化。结果银染后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对生物被膜变化的观察结果完全相符。结论用银染法观察细菌生物膜的变化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4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 aeruginosa) is one of the leading pathogens involved in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addition, P. aeruginosa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 major problem in P. aeruginosa infection is that this organism exhibits natural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many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diverse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现状。方法将采集的住院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手术部位(包括开放创面)分泌物、尿液、血液、脑脊液及其他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1.38%、1.22%,二者占院内感染的64.97%。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的菌株占二者的42.19%,对绝大多数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仅对亚胺培南等极少数药物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因此,预防二者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7.
目的确定铜绿假单胞菌不同基因型与抗菌谱的联系,以追踪院内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相关性。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自该院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获得216株铜绿假单胞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液体稀释法测定携带blaIMP基因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纸片扩散法检测亚胺培南敏感株和耐药株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blaIMP基因与不携带blaIMP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未携带blaIMP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PFGE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型,而携带blaIMP基因的10株中9株具有相同的PFGE分型。结论blaIMP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中起主要作用,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坏死性角膜基质炎21例(21眼),临床观察3~23个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者19眼(90.48%),发生排斥反应3眼(14.29%),复发1例(4.76%)。植片透明21眼,透明率为100%。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清除病灶彻底、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无内眼手术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耐药性情况。方法采集住院精神病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使用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LO-KONT鉴定系统进行细菌坚定,取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其耐药率。结果在常用的多种抗生素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大于90%,而头孢他定、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克拉维酸等的耐药率小于30%。结论在常用的所有抗菌药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初步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2-巯基丙酸(2-MPA)协同试验筛查金属酶;通过改良三维水解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碳青霉烯酶表型及基因类型。结果在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其中9株(45%)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9株结果为阳性;PCR产物电泳,IMP-1引物有5株菌阳性,IMP-2引物有3株菌阳性,VIM通用引物有4株菌阳性,VIM-2引物有2株菌阳性,OXA-23引物有2株菌阳性,OXA-24引物均为阴性;选取3株产IMP-2条带的菌株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为IMP-16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碳青霉烯酶的流行,在医院病区存在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克隆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