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2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455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80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515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915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221篇
综合类   134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88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2298篇
  4篇
中国医学   1382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糖网一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及中药复方糖网一号对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链尿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二甲双胍组(A)、糖网一号小剂量组(B)及糖网一号大剂量组(C)(n=12),并设正常对照组(CON).每日灌药1次,6个月后测血流变指标,取视网膜行视网膜血管铺片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网一号和二甲双胍组血流变检测,两药相比,前者优于后者,糖网一号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用药.糖尿病6个月时模型组大鼠的血液有高凝、高粘现象,并出现了影周细胞、周细胞减少、微血管瘤等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其余各组视网膜病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较轻,大剂量用药组接近正常.结论大鼠糖尿病早期眼底和视网膜微血管超微结构已有改变,中药糖网一号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与甘草酸二铵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病情反跳的疗效 ,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将76例停用拉米夫定后CHB病情反跳的患者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和甘草酸二铵组。观察和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定期检测肝功能、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 -DNA定量等项目 ,随访12个月。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组与甘草酸二铵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 49 %和75 68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两组在AST复常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复方甘草酸苷组显效率为69 23 % ,甘草酸二铵组显效率为48 65 % ,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与甘草酸二铵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CHB患者病情反跳均有明显的疗效 ,前者停药后病情反跳率低 ,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神经损伤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类似感染症状的药物治疗对策。方法 分析治疗过程中药物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 神经损伤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及消化道症状,呈血清病样改变;胃肠道粘膜溃疡,肠道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脓血便或粘液便等;有时合并肺片异常及浆膜腔炎等类似感染症状,一般使用抗菌药治疗,疗效不明显,但给予复方苯乙哌啶或同时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明显的疗效。结论 复方苯乙哌啶对神经损伤治疗过程中类似感染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4.
轻稀土化合物抑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在探讨稀土与肿瘤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稀土的抑癌作用及探讨作用机制,最终的目标是为稀土在医药保健事业方面开创一个新领域.提供确定、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采用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规范方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如用电子顺磁共振(FSR)自旋扑获技术测定自由基、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稀土元素对抑癌基因的表达等.此外,还对接触稀土人群进行了10年的动态观察和肿瘤流行病学回顾性的队列调查等.结果①整体抑癌实验按卫生部颁发的药效实验规程,给小鼠腋下种瘤株,腹腔注射ReNO3、ReCl3等,剂量在32及64 mg/kg时对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9.87%及27.34%、Lewis肺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82%及29.55%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给AMAE小鼠腹腔注射氨基甲酸乙酯的肺癌剂同时饮用ReCl3(0.062 5%、0.25%、1.0%)120 d时其肿瘤发生率分别为75%、61.8%、79.6%,而未给稀土组为90.0%,表明稀土对化学致肺腺癌小鼠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体外抑癌试验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在ReNO3浓度为0.032~0.5 mg/ml时,生长的抑制率为15.8%~34%,在ReCl3浓度为0.01~0.5 mmol/L时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8%~68%,而对正常人羊膜细胞(FL)起促生长作用;对胃癌细胞(PAMC82)经ReCl31 mmol/L处理14~28 d时,其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微管和微丝的结构,多数癌细胞内出现近似正常细胞的微管网架;PAMC82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良好,经ReCl3处理后,细胞生长极慢,平均每皿集落数由18.7降至4.以上结果表明,癌细胞经稀土处理后,其恶性程度降低,分化程度升高.③抑癌机制研究从免疫、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A对正常小鼠腹腔隔日注射(共5次)的ReNO3(32 mg/kg)及给化学致癌剂(氨基甲酸乙酯)后饮ReCl3水溶液120 d的小鼠,取其脾脏测定NK细胞活力(%).结果均有明显激活作用.B.采用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培养及孔雀绿显色法,以ReNO3浓度为16~250 μg/ml与MΦ培养,测得其吞噬强度范围(1.12~1.35),明显地高于非稀土培养的吞噬强度(0.88),表明稀土有促进巨噬细胞特异的吞噬功能.C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 300型波谱仪测得20 mg温石棉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信号谱峰高为4.6 cm,当其分别给与2~20 mg ReCl3或ReNO3混合后,产生的*OH信号几乎消失或明显减弱;经温石棉诱导,用ReCl3处理的肺巨噬细胞,其*OH强度和超氧阴离子(O-*)2)的浓度明显受抑制;经氨基甲酸乙酯诱癌的小鼠,饮ReCl3溶液120 d后,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未饮稀土组,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明显低于饮稀土组.以上结果表明稀土可抑制温石棉产生*OH和O-)/(*)2,增强SOD活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D对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用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抑癌基因P53和P21表达水平低下的人胃癌细胞PAMC82,经1.5 mmol/L laCl3或0.75 mmol/L的CaeCl3(ReCl3)处理后,其P53和P16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变化最明显的是抑癌基因P21的表达.④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对我国最大的甘肃稀土公司,进行了肿瘤回顾性的队列调查,其结果稀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9.675 2/105和87.948 4/105,RR为0.223 7(P<0.05),稀土组和对照组的肺癌死亡率分别为0/105与40.923 0/105(P<0.05),此结果表明稀土有控制肿瘤发生的趋势.结论从微观到宏观,从动物实验到人群流调,均证明了稀土有抑癌作用.从抑癌机制的研究表明,经稀土处理的人胃癌细胞P21、P16、P53的基因表达均有明显增强,提示其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稀土使癌细胞恶性程度降低,分化程度升高,增强抑癌基因表达实现的.还表明稀土在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同时,还能改善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及清除体内垃圾的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性防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TGFBI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中的表达,及氯化锂(LiCl)通过TGFBI对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角膜营养不良及正常角膜组织中TGFBI和LC3的表达。实验构建了TGFBI过表达载体并转染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别以5、10、20、40mmol/L LiCl作用于突变型TGFBI转染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检测不同时间(0、1、6、12h)后,TGFBI与LC3蛋白表达变化,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TGFBI和LC3在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组织中显著高表达。TGFBI过表达抑制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P<0.05)。LiCl抑制突变型TGFBI转染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中TGFBI和LC3蛋白表达,并增强其细胞增殖活性(P<0.05)。

结论:LiCl可以促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自噬,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GFBI和LC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复方甘草酸苷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抗结核化疗而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7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3R323E3(S3)/4H3R3”方案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89.4%、67.5%、(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综述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5月-2020年5月发表的文献,筛选文献,对其所用数据库、分析平台、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在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  相似文献   
108.
复方丹参滴丸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甜素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用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第8周末处死动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含量;肝组织切片染色在HE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含量,改善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与甘草甜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有减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反应、增强机体抗肝纤维化损伤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黄芩汤及其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黄芩汤及其组成药物甘草、乌枣、黄芩和芍药有明显抗炎作用,除芍药外,其它药物有明显解痉作用。黄芩,甘草和黄芩汤有明显解热作用。黄芩汤和芍药加甘草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黄芩汤和单味黄芩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29-3434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