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止痛凝胶膏剂体外透皮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试验旨在测定止痛凝胶膏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性。以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指标,用甲醇提取止痛凝胶膏剂中有效成分,以HPLC同时测定2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改良的Franz 扩散池法,以裸鼠腹皮为体外模型,选择合适的接收液,测定接收液和皮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含量。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5.10,371.66 μg·g-1。以20%乙醇-磷酸盐缓冲液(pH=8)做接收液,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透皮速率分别为 1.29,0.15 μg·h-1·cm-2,24 h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30.03,3.31 μg·cm-2,累积透过率分别为41.45%,5.60%,在皮中的滞留量分别为0.69,2.60 μg·cm-2,滞留率分别为0.95%,4.40%。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的体外透皮行为接近零级过程,皮肤角质层是其主要限速因素;欧前胡素的体外透皮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渗透过程受药物释放和皮肤的限制。  相似文献   
82.
侯凯  陈郡雯  翟娟园  申浩  陈黎  吴卫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082-2085
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川白芷产量、品质的影响,文章用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缩节胺(PIX)、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马来酰肼(MH)在莲座期处理川白芷,在收获期通过测量川白芷的生物性状,应用HPLC检测川白芷根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研究表明除较高浓度的赤霉素对川白芷早期抽薹有促进作用,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时,赤霉素对早期抽薹和总香豆素含量影响不大。但其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了产量的提高。用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赤霉素GA3处理,既可以保证川白芷的生长发育,从而得到较高的产量,另外还可以保证其含有较高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及其有效部位中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00nm。结果:线性范围是:欧前胡素0.112-I.400弘g,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01%,RSD为1.56%。结论t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陛好。可作为白芷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4.
芷冰鼻腔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芷冰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卡波姆为材料制备芷冰鼻腔原位凝胶,考察其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体外释药行为,用Weibull方程对其体外释放结果进行拟合。结果:制备的芷冰原位凝胶体外具有缓释效果,可以持续释药8 h,释放效果随卡波姆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芷冰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  相似文献   
85.
姜雪敏  杨立志  徐占方  王云龙 《中国药事》2011,25(10):1022-1023,102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防芷鼻炎片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以乙腈-水(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508~0.4064μg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异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3265~0.2612μg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欧前胡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89%,RSD=1.28%;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83%,RSD=1.2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防芷鼻炎片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对枸橘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剂倍数为考察因素,枸橘苷、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方差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枸橘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溶液提取两次,第1次6倍量,提取60 min,第2次4倍量,提取45 min。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科学、合理,为枸橘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白芷超临界CO2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以石油醚(60~90℃)-乙醚(体积比2:3)为展开剂,于254nm紫外光下检视,对本品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本品有效成分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欧前胡素在0.12~1.23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14%。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白芷超临界CO2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8.
刘晓昱  赖瑛 《中草药》2018,49(2):313-317
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贴剂,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皮肤渗透性,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白芷香豆素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选取羟丙甲纤维素为储库介质,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为控释膜,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透皮贴剂。用Franz扩散池进行乳猪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量,考察凝胶用量、药物用量、促渗剂对药物透皮速率的影响,并对优选的贴剂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最佳处方为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白芷香豆素、3%肉豆蔻酸异丙酯、3%氮酮;由该处方制得的贴剂稳态透皮速率(Js)达到0.713μg/(cm2·h),体外释放速率接近零级。结论储库型白芷香豆素贴剂有较高的经皮渗透速率,体外释药完全,有望成为新型的透皮制剂。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以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确定欧前胡素脂质微球(ILM)的最佳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考察蛋黄卵磷脂用量、泊洛沙姆用量、大豆油占油相总量的百分比对ILM制剂性质的影响。用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评价指标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按照优化出来的处方制备ILM,对其常规的质量评价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蛋黄卵磷脂1.5 g,泊洛沙姆188 0.35 g,注射用中链脂肪酸甘油脂(MCT)10 g,优化处方各指标和目标值接近。按照优化的处方制备出来的ILM的平均粒径是(165.00±0.22)nm,PDI为0.058±0.070,Zeta电位为(-30.10±0.13)m V,包封率约为90.09%,载药量为1.0 mg/m L。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脂质微球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优化后的ILM符合药剂学要求。  相似文献   
90.
白芷提取液加热过程中欧前胡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芷提取液65℃和70℃加热过程中欧前胡素的浓度变化,为浓缩温度的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在65℃、70℃不同加热时间的浓度变化。结果:在65℃和70℃水浴恒温条件下,0~8 h欧前胡素浓度保持不变。结论:在65℃、70℃欧前胡素受热8 h浓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