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5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65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2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观察榄香烯(Ele)、姜黄素(Cur)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60μg/mlEle,20μg/ml Cur与LECs共同孵育24、48、72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ECs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Ele和Cur作用不同时间的LECs均出现核染色质凝集、固缩、边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呈时一效依赖关系。超微结构研究显示,Cur诱导凋亡的同时,也诱导发生细胞胀亡。结论Ele和Cur具有明显诱导LECs凋亡或胀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素(2.5,5和10mg·kg-1,po,每日1次,共21d)前后行为的改变以及下丘脑、海马及额叶皮质中CRF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在开野实验中5min内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显著减少;给予姜黄素后,应激大鼠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较应激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加。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和额叶皮质中CRF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姜黄素可以明显逆转上述脑区CRFmRNA表达的改变。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活动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很可能与逆转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的CRFmRNA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3.
Curcumin(diferuloylmethane)isayellowpig mentfromtherhizomesofturmeric(Curcumalon gaL.)andisamajorcomponentofvariousrecipesforcurry.Curcuminhasbeenreportedtohaveanumberofpharmacologicaleffectsincludinganti inflammatory,anti oxidant,antiviral,antibacterialandantitumoreffects,whichisattractingmoreandmoreattentionofinvestigators.Curcuminhasin hibitoryeffectsonmanytumorssuchasfoestom achcancer,esophagealcancer,coloncancer,livercancer,mammarytumor,bladdercancer,skincanceraswellasDMBA inducedleukem…  相似文献   
94.
姜黄素是源自植物姜黄的酚类物质,被广泛用作天然色素、调味剂、香料及防腐剂。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姜黄素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然而有关其潜在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给予浅评。  相似文献   
95.
姜黄色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皮质组织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DNA结合活性变化及姜黄色素(CC)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NF-κB、AP-1 DNA结合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尿蛋白量,并观察CC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后7 d,24 h尿蛋白排泄量开始升高,21 d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注射阿霉素后第7天肾皮质组织中NF-κB活性开始升高,第28天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P-1活性于第14天明显升高,第28天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CC对NF-κB活性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无影响。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中NF-κB、AP-1 DNA结合活性异常升高;CC能够抑制AP-1活性,但不能抑制NF-κB活性及减少尿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96.
姜黄素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癫痫组、姜黄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SE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方法动态观察SE后海马CA1区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E组CA1及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于SE后2h无明显变化,4h明显减少(P〈0.01),24h和72h后神经元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姜黄素组SE后6,24,72hCA3及CA1区存活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减少(P〈0.01),但较SE组多(P〈0.01)。结论:姜黄素对SE后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改善姜黄素的溶出度。方法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物相鉴定,并对所得样品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中药物部分以分子状态分散,部分以微晶分散.药物的累积溶出速率随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以1:9的比例效果最好。结论采用泊洛沙姆188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98.
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姜黄素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对MCF-7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姜黄素能使MCF-7细胞阻滞在G1/S期;Annexin V/PI双染法验证姜黄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RT-PCR结果显示Bax 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Bcl-2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同时,下调Bcl-2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通脉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通脉胶囊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用磷酸调节pH值为2.5)(48∶5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30nm。结果姜黄素在2.675~53.5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8%,相对标准偏差为0.5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姜黄通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姜黄素对BGC-823及MCF-7细胞内钙离子信号波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利用 fluo-4/AM荧光钙离子探针测定 BGC-82 3细胞与MCF-7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的钙波变化 ,以及 BGC-82 3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内钙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姜黄素可引起细胞内钙库的动员和钙离子的释放。提示 :细胞内源性钙离子的释放可能是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