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68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451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3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不同检测系统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个不同检测系统间常规生化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数据。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罗氏诊断试剂、cfas校准品和英国Randox质控品组成的系统为目标系统,用患者血液标本对不同实验检测系统的14项常规生化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计算实验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实验检测系统1(Y1),血清标本的TG、T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TEa,尿素氮(BUN)的2 mmol/L水平、肌酐(Cr)的50μmol/L水平、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TEa;血浆标本的A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TEa,其余与血清一致。实验检测系统2(Y2)的TB、结合胆红素(BC)、乳酸脱氢酶(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TEa;与标本类型无关。结论不同检测系统的常规生化检测结果在某些项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当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临床可接受性评价,对不具可比性的结果需采取整改措施,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结果互认。  相似文献   
99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T-C)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进行临床评价。 方法 分析了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的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干扰因素.并随机选取了219份病人血清标本,比较分析用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直接测定与Friedewald公式和Planella公式计算的LDL—C结果。 结果 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批内、批间CV和总CV均小于3%)。线性范围至10.4mmol/L,最低检测浓度为0.08mmol/L,平均同收率为101.2%:基本不受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红蛋白的影响。在TG<4.52mmol/L时,用匀相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和Planella公式的计算法结果之间相关性良好,两种公式计算法结果之间的也有较好相关性;而在TG>4.52mmoL/L时,匀相测定法与两种计算法之间的相关性差。结论 保护性试剂匀相测定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易于自动分析,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用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ysmex TX-2000i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1)采集体检健康人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新鲜血在参比仪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定值,然后用该血液校准比对仪。(2)每天选择无细胞聚集和碎片的新鲜血标本,在参比仪和比对仪分别测试3次并记录均值结果,为期2个月共检测180例标本,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1)比对仪经定值新鲜血校准后其测定结果与参比仪测定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参比仪与比对仪测定结果各参数之间相关密切(r2>0.95),一致性良好。结论利用抗凝新鲜血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比对,经济有效,可以提高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两台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公司Stago CT型和StagoRE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对两台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用配套质控物常规室内质控评价凝血常规的稳定性;使用比对试验评价两台仪器检测凝血常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PT、INR、APTT、Fib 4项试验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除Fib相关系数r值为0.959 8,其余检测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 0。结论通过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本科室不同血凝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滇桂艾纳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出、凝血时间,以及对家兔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小鼠ig不同剂量的滇桂艾纳香水提取物、70%乙醇提物、50%乙醇提取物,采用剪尾法及毛细管法、玻片法测定各组小鼠出、凝血时间;在家兔新鲜血浆中加入滇桂艾纳香水提取物、70%乙醇提物、50%乙醇提取物测定血浆复钙时间。 结果 :滇桂艾纳香不同提取物均有一定的缩短动物出、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的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物ig后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P<0.01)、毛细管法凝血时间(P<0.01)、玻片法凝血时间(P<0.01)并且可显著缩短家兔体外给药血浆复钙时间(P<0.001); 结论 :滇桂艾纳香70%乙醇提取物凝血作用较其它几种提取物强。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结果的可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试验,探讨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先按照NCCLS(EP5-T2)文件要求,对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 PRO及CX9 ALX生化分析仪进行精密度试验;然后按照NCCLS(EP9-A2)文件要求,以CX4 PRO为对比方法,以CX9 ALX为试验方法,用患者血清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20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并评估两分析系统间的预期偏差。结果两分析系统的批内及总精密度(CV)与厂商提供的参数相符;所有20个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接受。结论若同一实验室拥有2套或2套以上生化分析系统时,应当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试验,以保证其检测结果准确一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36台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结果比对,了解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1份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用全自动生化仪和36台(共三种型号)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其中1份标本用POCT血糖仪重复测定10次以评价精密度。结果三种型号血糖仪的比对试验通过率分别为100%(型号Ⅰ)、83.3%(型号Ⅱ)和50%(型号Ⅲ)。配对t检验显示三种型号的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8,表明相关性良好。三种型号的血糖仪精密度均符合要求(CV%<7.5%)。结论三种型号的POCT血糖仪总体来说结果均与生化仪相关性良好,但不同品牌型号仪器间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少数仪器未能通过比对试验,必须重新校准后才能用于临床筛查和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Intensive care is increasingly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 patien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how critical-care facilities are used specifically for these patients, we performed a world-wide inquiry in anticancer centres. We mailed a questionnaire to 141 centres and received 84 responses (57.5%). There was at least one oncological intensive care-unit (ICU) in 59 hospitals (70%). The majority of the ICU were found in the European institutions. Data were obtained concerning the ICU organisation, the medical team, the nursing staff, the critical-care techniques and the anticancer treatments performed. Medical ICU appeared to be managed by physicians and nurses often qualified in both intensive care and oncology.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oncological intensive care should be part of the training of oncologists and intensiv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