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评估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17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9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口服乳果糖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析两组患者特征、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便秘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22.10±2.64 vs 13.25±3.53),(t=20.83,p<0.01),对照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22.86±2.49 vs 16.17±4.28)(t=18.00,p<0.01)。实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没有显著差异(t=1.66,p<0.11),治疗后实验组便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2,p<0.01)。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实验组随访(14.0±3.0)个月,复发率为11/52,对照组随访(14.4±3.2)个月,复发率18/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44, 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和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0.23, p=0.63)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穴位埋线调节单纯性肥胖外周脂肪代谢的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50只高脂饲料喂养。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组)、脂肪层埋线组(C组)、肌肉层埋线组(D组)、脂肪层埋线+AG490组(E组)、肌肉层埋线+AG490组(F组),每组10只。给予不同的埋线治疗后,比较各组JAK2、STAT3、SOCS3、LEP-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B、E、F组脂肪组织JAK2、STAT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 <0.05);C、D组JAK2、STAT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P <0.05);E、F组与B组脂肪组织JAK2、STAT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JAK2、STAT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组(P <0.05);E、F组JAK2、STAT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P <0.05)。B、C、D、E、F组脂肪组织SOCS3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P <0.0...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埋线组、针刺组、西药组。用贝美格注射液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造模成功后48h,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淋巴细胞-2(Bc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埋线组、针刺组、西药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及P53降低、Bcl-2增高。[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阻止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减轻SE发生后对大脑的损害。  相似文献   
8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22-125
目的 探讨葛根汤加味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 例肩袖损伤患者全部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均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穴位埋线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汤,水煎服,每日1 剂。对照组单纯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及UCLA 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及UCL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UCL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UCL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UCL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汤加味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明显优于单独穴位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梅  陈伟  黎兴华 《中外医疗》2010,29(10):21-2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7例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7例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6%,治愈率为5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25.9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患侧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对电针结合穴位埋线在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中的效果进行研究观察。 方法:选取于2020 年6 月至2021 年3 月,在我院因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独电针的治疗方法。 结果:共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肢肌力及步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这种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深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3个月为1个疗程,1a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74%,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能升高患儿血清Iga、IgG水平。  相似文献   
8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84-86+90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E2、LH、FSH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E2、LH、FSH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为56.67%(17/3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5.0794,P<0.05)。结论 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提高患者的E2水平,并降低LH、FSH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关于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65年5月至2019年6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文献中记录的穴位处方,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相似文献   
90.
穴位埋线治疗痤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埋线组采用肺俞、膈俞、脾俞、胃俞为主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药物组采用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配合维甲酸霜外敷。结果:埋线组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其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埋线组治愈率为80.30%,药物组治愈率为18.18%;药物组有效率为83.85%,埋线组有效率为9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