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1篇
  免费   1596篇
  国内免费   466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255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2407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2812篇
内科学   1238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582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科学   806篇
综合类   28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6篇
预防医学   1627篇
眼科学   329篇
药学   1407篇
  129篇
中国医学   518篇
肿瘤学   24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814篇
  2022年   991篇
  2021年   1460篇
  2020年   1205篇
  2019年   804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317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33篇
  1976年   31篇
  197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基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0名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学习的医学生分为两组,各30名,分别接受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通过对两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与LBL教学相比,接受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更优(P<0.05),主要体现在临床思维能力[(4.18±0.55)vs. (3.66±0.47)]、临床技能能力[(4.03±0.61)vs. (3.59±0.52)]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4.11±0.58)vs. (3.74±0.50)]方面;而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4.38±0.72)vs.(3.65±0.56)]、自主学习能力[(4.24±0.71)vs.(3.91±0.52)]、临床思维能力[(4.09±0.66)vs.(3.22±0.54)]、沟通交流能力[(4.42±0.60)vs.(3.67±0.48)]及团队合作精神[(4.15±0.58)vs.(3.78±0.51)]方面。结论 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教学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1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人和对照组64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课上病例教学联合课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云班课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Welch’s correction 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P<0.001)、知识的理解力也优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6),主要表现为客观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及简答和论述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6),名词解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 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Jigsaw教学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动脉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成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69)。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联合Jigsaw教学,对照组采用混合式联合PBL教学。对两组进行课前课后理论测试、培训后技能考核、护理临床决策意识量表及教学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28.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课程总成绩、理论测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决策意识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为92.42%(61/66),高于对照组69.57%(4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联合Jigsaw教学用于护理本科实习生动脉血标本采集,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成绩及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情景模拟教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48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人。试验组采用基于PBL的情景模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任务结束后比较两组规培学员成绩,对比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差异。应用SPSS 17.0进行t 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5.50±5.15)分和技能考核成绩(82.38±5.64)分均高于对照组[(77.04±8.69)分、(70.92±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强化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互动微信群结合病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管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随机分组的128名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7年制学生分别实施互动微信群结合CBL(试验组)和单纯CBL(对照组);用统一的考核方法评估两组学生接受专业理论及临床知识的情况,评价两种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6.36±7.42)分,临床考试成绩为(88.44±7.62)分,高于对照组的(84.71±6.72)分和(86.22±6.41)分;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团队精神共5方面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互动微信群结合CBL能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 整合教学在内分泌科轮转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效果。方法 将80名在内分泌科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PBL-CBL整合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每组40人,轮转期为3个月。记录两组学生入科和出科时专业考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基线情况一致,经过3个月的转轮期后,与入科前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BL-CBL整合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内分泌轮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医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分析影响广州地区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素,探讨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生自主学习问卷》对广州市6所高等院校的2 480名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学生专业与自主学习频率(χ2=21.33,P<0.001)、性别与自主学习有效性(χ2=4.86,P=0.027)、学年制与自主学习必要性认知(χ2=4.65,P=0.031)、家庭指导与自主学习方法选择能力适宜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3,P<0.001)。结论 学校、个人和家庭共同影响医学生的自主学习,三方应该相互协作,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测量不同脊柱组织的电阻抗,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电阻抗数据的组织分类算法并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寻找不同组织电阻抗分类阈值。 方法 取离体脊柱组织,应用电化学分析仪采集10~100 kHz频率范围内皮质骨、松质骨、脊髓、肌肉、髓核的电阻抗。将两只猪采集的数据集分别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主成分分析降维至二维数据,训练和验证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的分类算法,应用集成学习的方法计算不同组织分类的电阻抗阈值。 结果 5种组织在10~100 kHz的测量频率内,电阻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数据集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识别不同组织的准确率为100%。应用集成学习建立的多个分类器计算出了不同组织的电阻抗分类阈值。 结论 基于支持向量机可以实现脊柱术区组织电阻抗的准确识别,有望应用于临床协助医生提升组织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9.
The tetanic (tta; X.-52.6) mutation has been isolated on the basis of its sensitivity to extradoses of the normal Shaker gene complex (ShC) where the K+ channel la is encoded. The mutant shows up to threefold elevation of the membrane bound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1 (PP1) activity in body extracts, probably due to reduced levels of the PP1 specific inhibitor 2 (I-2). By contrast, PP1 activity in the head is only half of the normal value. In addition, tta fails to perform normally in a negative reinforcement olfactory paradigm.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sphorylation, K+ currents,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modulation of synaptic activity dur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ir possible genetic links.  相似文献   
110.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对子代海马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的小鼠动物模型 ,研究可卡因对子代海马的发育是否具有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可卡因诱发的神经行为异常发病机理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方法 运用水迷宫方法观察可卡因对子鼠青春期空间辨别能力的影响 ,分别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海马中锥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的小鼠子代在青春期海马锥体细胞极性紊乱 ,发育不良 ,未迁移到正常位置 ;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水迷宫结果显示可卡因可引起子代寻找平台的潜休期延长。结论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可引起子代青春期海马发育异常 ,这可能在可卡因引起子代空间辨别能力下降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