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及黄芩苷合成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药用植物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湖北麦冬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常规压片法结合显微镜进行再生植株染色体的计数分析.结果:MS+2,4-D 1.0 mg·L~(-1)+KT 2.0 mg·L~(-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1.07%.MS+6-BA 1.5~2.0 mg·L~(-1)+NAA0.1~0.3mg·L~(-1)适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转入附加NAA 0.1~0.3 mg·L~(-1)的1/2 MS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为体细胞起源.同时,讨论了4℃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论:建立了湖北麦冬花药体细胞组织培养体系和快速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培养基成分对怀牛膝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及牛膝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怀牛膝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基本培养基,碳源,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腺嘌呤(6-BA)、N-苯基-N′-噻二唑-5-脲(TDZ)、水解酪蛋白(CH)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B5+2mg·L-12,4-D+0.5mg·L-16-BA+30g·L-1葡萄糖+1g·L-1CH,诱导茎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B5+2mg·L-12,4-D+1mg·L-16-BA+30g·L-1葡萄糖+0.5g·L-1CH;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提高的培养基是LS+1mg·L-16-BA+1mg·L-1TDZ+30g·L-1蔗糖,有利于茎段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提高的培养基是LS+1mg.L-12,4-D+0.5mg·L-16-BA+1mg·L-1TDZ+30g·L-1葡萄糖。结论:初步建立了怀牛膝叶片、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通过植物组织细胞培养途径生产牛膝多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对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方法:将60只3月龄 SD 雌性大鼠制成左侧胫骨骨折模型,并以克氏针固定。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超微组、散剂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自术后第1天开始,超微组和散剂组大鼠分别采用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和中药外敷散剂外敷骨折部位,每天2次,共28 d,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7 d、14 d、21 d 和28 d 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左侧胫骨分别进行 X 线、组织学及 Micro-CT 检查。结果:①X 线检查结果。超微组和散剂组术后28 d 时骨折处外骨痂密度增加,骨折线模糊,均接近愈合,其中超微组大鼠骨折处外骨痂更致密;对照组术后28 d 时仍可看到骨折线。②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7 d 骨折处主要为纤维骨痂,3组无明显差别;术后14 d 和21 d 时,软骨骨痂开始取代纤维性骨痂;术后28 d 时软骨骨痂周围不断有原始骨小梁出现,骨折断端表面出现破骨细胞,原始骨小梁不断改建成为成熟骨小梁,其中以超微组骨小梁最多。③Micro-CT 检查结果。术后7 d 时 Micro-CT 检查,3组均未见到明显骨痂。术后14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2±2.3)mm^3,(16.4±1.7)mm^3,(14.4±1.3)mm^3,F =13.286, p =0.001;(184.6±9.3)mg·m^﹣3,(162.8±5.7)mg·m^﹣3,(148.2±6.8)mg·m^﹣3,F =30.649,p =0.001];超微组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散剂组和对照组(p =0.000,p =0.000;p =0.000,p =0.000),散剂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01,p =0.001)。术后21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6±3.6)mm^3,(21.2±0.8) mm^3,(17.6±1.8)mm^3,F =41.517,p =0.000;(248.2±16.0)mg·m^﹣3,(222.6±7.8)mg·m^﹣3,(197.8±9.0)mg·m^﹣3,F =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杜仲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情况,以及腋芽的生长情况。方法以带腋芽的杜仲茎段为外植体,设计9种不同的培养基配方,为了防止褐化,在23.4℃下培养箱中暗培养,30 d后调查出愈率及腋芽的生长情况。结果 NAA浓度从0.05~0.5 mg.L-1,随着浓度增加,腋芽生长受抑制;6-BA浓度从0.3~1.0 mg.L-1,随着浓度增加,愈伤组织块增大,达到1.0 mg.L-1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本实验中最佳的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培养基配方为6号培养基:B5+0.5 mg.L-1NAA+0.3 mg.L-16-BA。腋芽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号培养基:B5+0.05 mg.L-1NAA+0.5 mg.L-16-BA。结论本试验的结果对杜仲的生物技术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贯叶连翘叶片外植体在两种培养基中发生的结构变化。方法利用形态学手段,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不同。结果不同点主要集中于叶绿体及淀粉粒的变化。发现两种培养基在诱导愈伤组织过程中在淀粉粒出现膨大的时间、淀粉粒变化趋势、叶绿体外形变化以及出愈伤时间上有不同之处。结论两种培养基下脱分化之所以会有不同是不同激素产生不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折端微动时应力对骨痂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强度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检测两组动物骨折端骨痂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4d、21d、56d时固定组、微动组弯曲刚度差异无显著性;28d、42d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术后14d、21d时固定组、微动组扭转刚度差异无显著性;28d、42d、56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术后28d、42d、56d时固定组、微动组扭转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搬移术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查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DR)的价值。方法 对19例因胫骨外伤致感染性骨不连及大面积骨缺损接受胫骨搬移术患者分别于术后2、4、6及8周、停止搬移即刻、停止搬移后4、8周、去外固定架前4周及去外固定架即刻行DEXA和DR检查,观察不同时间点胫骨搬移区新生骨痂(BMD新生骨痂)和截骨上下端原骨质骨密度(BMD截骨上下端)及二者比率,分析DR图像中胫骨新生骨痂的形态及填充量。结果 胫骨搬移术术后各时间点BMD新生骨痂、BMD截骨上下端及BMD比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D新生骨痂及BMD比率在术后2周分别为(0.07±0.01) g/cm2及(5.56±1.24)%,且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BMD截骨上下端在术后2周为(1.21±0.07) g/cm2,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去外固定架前4周降至最低(P均<0.05)、去外固定架即刻有所升高但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显示,术后4周胫骨搬移始区见新生骨痂影,随时间延长而呈多形态变化;术后2周胫骨搬移区未见新生骨痂填充,至停止搬移即刻新生骨痂填充量达25%,停止搬移4、8周达50%、75%,去外固定架前4周基本达100%。结论 DEXA能动态监测骨搬移术后搬移区新生骨痂及截骨端原骨质BMD;DR可显示新生骨痂形态变化;骨搬移术后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9.
骨痂在不同内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斌  魏红 《地方病通报》2008,23(2):74-76
目的 观察不同内固定对兔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差异.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27只,建立大白兔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分别为股骨中段骨折保留骨膜,同时使用钢板内固定组(Ⅰ组)、股骨中段骨折骨膜剥离同时使用钢板内固定组(Ⅱ组)、股骨中段骨折骨膜保留但去除骨髓同时使用髓内钉固定组(Ⅲ组).各组在不同时段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骨折愈合部位测量其骨痂直径,观察骨折愈合中骨痂的差异.结果 (1) X线片显示,Ⅲ组在相同时段有大量的骨痂生成,Ⅰ组、Ⅱ组在相同时段显示骨痂生成量少;(2)Ⅰ组与Ⅱ组骨痂直径不存在差异(F=5.14,P>0.05),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骨痂直径存在差异(F=3.15, 3.30,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髓内钉固定组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多,利于骨痂的钙化以及早期的功能锻炼和负重;骨痂多利于骨折愈合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Assessment of the early stages of fracture healing via X‐ray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s limited by the low radio‐opacity of cartilage. We validated a method of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ECT) for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artilage within a healing fracture callus. Closed, stabilized fractures in femora of C57BL/6 mice were harvested on post‐operative day 9.5 and imaged ex vivo with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µCT) before and after incubation in a cationic contrast agent that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es in cartilage due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lfated glycosaminoglycans in the tissue. Co‐registration of the pre‐ and post‐incubation images, followed by image subtraction, enabled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delineation of mineralized tissue, soft callus, and cartilage. The areas of cartilage and callus identified with CECT were compared to those identified with the gold‐standard method of histomorphometry.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areas of cartilage measured by the two methods (p = 0.999). Callus area measured by CECT was smaller than, but strongly predictive of (R2 = 0.80, p < 0.001), the corresponding histomorphometric measurements. CECT also enabled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mineralized cartilag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ECT method provides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d non‐destructive visualization of the shap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racture callus, even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repair when little mineralized tissue is present. The non‐destructive nature of this method would allow subsequent analyses, such as mechanical testing, to be performed on the callus, thus enabling higher‐throughput,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f bone healing. © 2012 Orthopaedic Research Societ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Orthop Res 31: 567–573, 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