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Dade Behring BN100特种蛋白分析仪经散射比浊两点法检测病人血清中CRP水平。结果 AMI病人血清CRP水平36.73±22.39mg/L,冠心病病人23.79±22.88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82±0.56mg/L,P<0.001。结论 AMI病人血清中CRP水平是比心肌酶谱、cTnI、Mb更具敏感性的参考指标,与cTnI、Mb、CK-MB同时检测对AMI快速诊断、病情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两项指标的联合检测为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40例胸痛开始在0~6 h、6~12 h、12 h 3个时间段的ACS患者血清中的H-FABP、cTnI的值进行检测.结果 cTn1在40例ACS患者发作0~6 h测得阳性率为55%,H-FABP在40例ACS患者发作0~6 h测得阳性率为85%,2项指标联合分析阳性率可达92.5%.而且在12 h内的几个时段所测得的结果灵敏度在联合检测上都相应提高了很多.结论 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对ACS早期诊断具有高灵敏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 2 6例 ,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 (W组 )和对照组 (C组 )。乌司他丁组按 1 2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劈胸骨前经静脉给予半量 ,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 ,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 (T1) ,转流 2 0min(T2 ) ,主动脉开放 3 0min(T3 ) ,术毕 4h(T4) ,术毕 2 4h(T5)抽取动脉血 ,测定HCT ,测定血浆CK -MB、、CK活性及cTnI浓度。记录CPB转流时间 ,主动脉阻断时间 ,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跳情况。结果 与T1相比 ,两组患者CK、CK -MB、cTnI在T3 、T4、T5均明显升高 (P<0 0 5 ) ,其中CK -MB、cTnI均在T4达最高值 ,T5开始下降。两组患者之间CK、CK -MB、cTnI在T1、T2 时无明显差别 ,C组的CK、CK-MB在T5明显高于W组 (P <0 0 5 ) ,cTnI在T3 、T4、T5明显高于W组 (P <0 0 5 )。结论 围体外循环期间使用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是否对兔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分为4组:NS组、IR组、Sulfen-12组和Sulfen-24组。IR组不给任何预处理,NS组于缺血前24h静注生理盐水,Sulfen-12组和Sulfen-24组用分别于缺血前12、24h静注舒芬太尼1mg·kg^-1,12h(Sulfen-12组)或24h(其它组)后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灌注120min,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与血浆肌钙蛋白I浓度。结果Sulfen-12组、Sulfen-24组兔心肌梗死面积、肌钙蛋白I浓度明显小于NS组及IR组。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兔心肌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血清hs-CRP、CK-MB与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AMI胸痛发作在3 ̄4h患者,50例AMI胸痛发作4 ̄12h患者,采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并与40例健康对照作比较,探讨三者在AMI早期中的变化情况。结果AMI胸痛发作3 ̄4h组、4 ̄12h组hs-CRP含量分别为(7.42±3.27)mg/L、(25.26±18.1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73)mg/L(P<0.01);CK-MB含量AMI胸痛发作3 ̄4h组(25.4±14.6)U/L与4 ̄12h组(64.6±53.2)U/L均较对照组(5.6±3.4)U/L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MI胸痛发作3 ̄4h组cTnI含量(0.08±0.06)μg/L与对照组(0.06±0.04)μg/L无显著性差异(P>0.05),4 ̄12h组的cTnI含量(28.9±37.6)μg/L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患者胸痛发作4h内,以hs-CRP(91.7%)最敏感,CK-MB(55.6%)次之,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nI(25%);胸痛发作4 ̄12h,hs-CRP(100%)、CK-MB(92%)、cTnI(84%)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hs-CRP、CK-MB、cTnI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将诊断与治疗提前到4h以内,并能作为AMI的预后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cTnI与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分析法、酶免疫法分别测定48例AMI患者、3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8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cTnI和CK-MB。结果AMI组cTnI和CK-MB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1),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cTnI与CK-MB联合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意义和在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发生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 :对AMI患者血清中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对UA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其血清cTnI浓度与其 1~ 2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 ,评价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价值。结果 :在AMI胸痛后 4小时内 ,6 0例病人cTnI阳性为 5 2例 ,检出率为 86 6 7% ,与CK -MB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1) ;4 0例UA病人cTnI阳性为 18例 ,检出率为 4 5 % ,与CK -MB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在对AMI的动态观察中 ,cTnI在发病后 4小时即有很高的检出率 ( 86 6 7% ) ,12~ 2 4小时达到高峰 ,其阳性率为 10 0 % ,在 5天和 7天时仍有很高的检出率 (分别为 6 8 33%和4 0 % ) ;在对UA的随诊观察中 ,cTnI高于正常的UA患者 ,其预后要比cTnI正常的差 ,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cTnI能敏感地反映心肌损伤 ,并且特异性较好。在对早期急性和中晚期亚急性AMI的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对UA的预后评价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血清酶AST、LDH、α-HRDH、CK、CK-MB及cTnI检测,观察血清酶改变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并对CK-MB和cTnI作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HIE组血清酶活性及cTn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中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cTnI阳性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酶的检测可作为判断HIE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cTnI在判断心肌损伤方面比CK-MB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9.
劳海彬 《华夏医学》2002,15(4):453-454
目的:研究血清肌钙蛋白I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小儿、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结果:48例心肌炎组cTnI阳性检出率为68.75%,而正常小儿cTnI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在心肌炎心肌损伤诊断中,cTnI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68.75%,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心肌酶学检查。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气虚型胸痹模型大鼠的发病机制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复制冠心病心气虚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正常组,测定血清中VEGF、cTnI含量。结果 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较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VEGF、cTnI水平的变化与气虚型胸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