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61篇
  免费   5736篇
  国内免费   2562篇
耳鼻咽喉   895篇
儿科学   1236篇
妇产科学   405篇
基础医学   6906篇
口腔科学   7736篇
临床医学   5016篇
内科学   5944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1864篇
特种医学   2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2079篇
综合类   8357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2811篇
眼科学   576篇
药学   3047篇
  24篇
中国医学   1894篇
肿瘤学   313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791篇
  2022年   1483篇
  2021年   2168篇
  2020年   2076篇
  2019年   1890篇
  2018年   1855篇
  2017年   1909篇
  2016年   1849篇
  2015年   2096篇
  2014年   3513篇
  2013年   4672篇
  2012年   3004篇
  2011年   3457篇
  2010年   2959篇
  2009年   2890篇
  2008年   2806篇
  2007年   2886篇
  2006年   2585篇
  2005年   2563篇
  2004年   2223篇
  2003年   1936篇
  2002年   1661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39篇
  1999年   1087篇
  1998年   896篇
  1997年   891篇
  1996年   810篇
  1995年   617篇
  1994年   585篇
  1993年   465篇
  1992年   455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235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234篇
  1984年   187篇
  1983年   173篇
  1982年   171篇
  1981年   152篇
  1980年   137篇
  1979年   116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82篇
  1976年   70篇
  1975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绝经妇女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对骨代谢及钙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PLP)检测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和VDR基因多态性,根据ER的Px单倍体型随机抽取90人测定血、尿中与骨相关的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EA)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结果 Px单倍体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和血清钙磷水平均高于non-Px单倍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考察ER和VDR基因多态性时,Px+BB/Bb的STR-ACP的活性最高,而血清磷水平以non-Px+bb的最低(P<0.05);Px单倍体组雌二醇(E2)水平与大转子(Troch,r=0.29,P=0.04)和Ward三角的BMD显著相关(r=0.31,P=0.03),PTH水平与Troch的BMD相关(r=0.3,P=0.04),而在non-Px单倍体组则无相关性.结论绝经妇女的ER基因多态性会影响骨代谢及钙相关激素与BMD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CD105表达及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肿瘤和24例恶性上皮性肿瘤中CD105的表达及MVD.结果5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D105标记的MVD在恶性肿瘤中显著高于交界性及良性肿瘤(P<0.01),CD105标记的恶性肿瘤中MVD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CD105标记的MVD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进展相关,但不能作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83.
目的观察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骨钙索的影响,以及改善骨症状的效果。方法依据人选和排除标准,在上海地区筛选出中老年妇女230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再分为未绝经与绝经组。干预组A:未绝经妇女75名;对照组A:未绝经妇女40名;干预组B:已绝经妇女78名;对照组B:已绝经妇女37名。干预组每日服用2片钙尔奇添佳片(每片含钙273.5mg、VitD1.62μg、镁99.7mg、锌3.08mg、铜0.51mg),干预6个月后再进一步分成低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每日服用2或3片钙尔奇添佳片,再干预6个月,总计干预12个月。所有入选者在研究前后各阶段检测腰椎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素(BGP),并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和记录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骨密度:研究6个月后,干预组腰椎骨密度值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12个月后,未绝经干预组骨密度显著增加,未绝经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则呈显著性下降,但已绝经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研究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骨密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2)骨钙素:研究6及12个月后各组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的血清骨钙素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3)骨症状:干预后能明显改善局部关节痛和腰背痛等骨症状。结论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可明显增加未绝经妇女的骨密度和骨钙索,有效改善骨症状;并可明显改善已绝经妇女骨钙素及骨症状,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低剂量亚组与高剂量亚组的骨质疏松防治效果问无显著性差异。建议中老年妇女尽早补充与骨营养有关的营养素以防治骨质丢失。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鼠骨代谢的变化特点及芪归合剂对其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NS模型,设模型组、激素治疗组、芪归治疗组、激素芪归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用药时间为3周。测量各组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和右股骨长度;用HologicQDR-2000+DEXA行股骨全段骨密度(BMD)测定;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关联肽原(ICTP)水平。【结果】 模型组股骨长度(3.35±0.09)cm,低于正常组(3.53±0.11)cm(P〈0.05);芪归治疗组(3.46±0.09)cm,高于模型组(P〈0.05);激素芪归组(3.28±0.07)cm,高于激素治疗组(3.16±0.11)cm(P〈0.01);激素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股骨全段BMD(0.1357±0.0137)g/cm^2,低于正常组(0.1599±0.0101)g/cm^2(P〈0.01);激素治疗组(0.1208±0.0123)g/cm^2,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OC(16.31±3.87)μg,L和PINP(2.02±0.51)μg/L水平,低于正常组,分别(31.49±4.16)μg/L、(3.58±0.46)μg/L(P〈0.01);芪归治疗组血OC(25.90±8.26)μg/L和PINP(3.42±1.07)μg/L水平,高于模型组(分别P〈0.05和P〈0.01);激素芪归组血OC(12.01±1.97)μg/L和PINP(2.47±0.88)μg/L水平,高于激素治疗组,分别(6.12±3.26)μg/L、(1.63±0.74)μg/L(P〈0.05);激素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激素治疗组的ICTP(10.15±3.77)μg/L高于模型组(8.71±3.29)μg/L(P〈0.05)。【结论】NS鼠存在骨代谢的异常,激素治疗使骨代谢异常进一步加剧,而芪归合剂治疗对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on,BMG)结合生物性骨载体(biological bone carrier,BBC)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选日本大耳白兔30只,经手术锯除方法制成左侧桡骨中上段20mm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组植入BBC及细条状BMG62mg,BMG置于管状BBC四周.对照组植入20mm长的管状深低温冰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段.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2周、4周、8周及12周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期骨痂生长情况及植入材料的成骨愈合情况.手术后8周、12周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各5只,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结合X片表现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 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有呈云雾状骨痂生长,BBC周围也见片状的云雾形骨痂.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及周围骨痂生长活跃,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已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已同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间隙消失,骨痂开始吸收减少、密度降低.对照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仅见淡的云雾状骨痂生长,界面清楚,植入材料周围未见骨痂生长.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周围骨痂生长活跃,界面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消失,骨痂吸收减少,密度降低接近宿主骨.空白组术后4、8、12周拍摄X片,骨缺损两端断面只见少量三角形骨痂生长,骨缺损未能愈合.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紧密连接,周围有大量骨痂包绕.植入材料段施加成角应力,界面无松动或移位.对照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融合成一整体,植入材料颜色与宿主骨颜色基本一致.施予应力,界面未见松动或移位.空白组术后12周的大体标本缺损区仅见肉芽组织填充,缺损明显存在.结论 生物性骨载体具有抗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有适宜的孔径及孔隙率.BBC结合BMG作为材料在修复长段骨缺损时,能发挥传导成骨及诱导成骨的双重作用,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86.
“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模型小鼠舌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诱发的肾阳虚模型小鼠舌象变化。方法:选健康雄性昆明种小白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各15只。用强迫小鼠游泳法造成劳倦过度;以Colldege效应诱导雄性小鼠房室不节,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用金匮肾气丸作为治疗药物,6周时,观察各组小鼠舌象,做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片。结果:模型组呈淡白舌,齿痕明显;治疗组基本为淡白舌,齿痕不明显。模型组舌乳头密度、舌分裂相频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上皮层厚度、角质层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乳头密度显著增加,上皮层厚度显著减小(P<0.05),舌分裂相频数增加,角质层厚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阳虚模型小鼠舌黏膜病理改变以上皮增殖减慢、代谢降低、萎缩和退变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98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以39例骨密度正常老年人作对照,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用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出现的中医证候是气虚证、肾精亏虚证;较常出现的证候是瘀血证和痰浊证.气虚证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考虑两种病理因素合而为病,则肾精亏虚与阴虚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脾气虚与瘀血阻络两两交互作用,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更高.结论 骨密度与气虚证、脾虚血瘀证、肾虚阴亏证具有密切关系,气虚、肾虚阴亏、脾虚血瘀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988.
成年男性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精液量以及精子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普通成年男性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精液量以及精子密度的关系。方法:资料来源于对5个研究现场(河北省石家庄市、山西省太原市、贵州省贵阳市、浙江省杭州市及山东省青岛市)的普通成年男性的横断面调查。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样和精液样本,分析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以及雌二醇(E2)与精液量、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招收研究对象978名,通过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表明,高水平T对象的精子密度较低;高水平E2对象精液量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T发生低精子密度的危险性大,低水平的LH发生低精子密度的危险性小。结论:普通成年男性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与精液数量指标有关,但表现出的某些关联性用已知的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节机制尚无法完全解释。  相似文献   
989.
子癎前期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与子癎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40例子癎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晚期妊娠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水平及胎盘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轻度子癎前期组血清PlGF为201.25±52.33pg/ml,胎盘MVD计数为45.6±4.2,重度子癎前期组分别为165.83±37.54pg/ml,40.2±3.9,两组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315.76±76.98pg/ml,58.2±4.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癎前期患者血清PlGF及胎盘MVD显著降低,可能与子癎前期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angiogenesis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micro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IC), and early-stag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stage IB-IIA of the cervix.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evalu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other pathologic prognostic factors and disease outcomes. Four hundred seventy-four cervical specimens were studied. Among these, 100 were designated normal cervix, 30 CIN1, 32 CIN2, 178 CIN3, 74 MIC, and 60 early-staged SCC. MVD per high-power field (x400) of early-staged SCC, MIC, and CIN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mparison to CIN2, CIN1, and control subjects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VD between control group, CIN1, and CIN2. In early-staged SCC, no correlation between MVD and pelvic lymph node status, parametrial involvement, depth of stromal invasion, and 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was found. Patients with bad outcomes (recurrence or death)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MVD from the ones who had unremarkable clinical co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