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00篇
  免费   2115篇
  国内免费   597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1061篇
妇产科学   424篇
基础医学   2814篇
口腔科学   599篇
临床医学   2883篇
内科学   3828篇
皮肤病学   462篇
神经病学   1261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科学   1645篇
综合类   2919篇
预防医学   3699篇
眼科学   4292篇
药学   3031篇
  12篇
中国医学   576篇
肿瘤学   49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1024篇
  2021年   1629篇
  2020年   1157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1012篇
  2016年   1050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2177篇
  2012年   1681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352篇
  2008年   1118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92篇
  1982年   107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28篇
  197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182例学龄前期急性呼吸道腺病毒(ADV)感染患儿的特征及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来医院就诊的182例学龄前期急性呼吸道ADV感染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基因分型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季节、家庭收入、临床表现、感染途径、混合感染情况和ADV基因型别。结果男性(51.65%)占比与女性(48.35%)占比基本一致;"3岁≤年龄<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47.25%);市区占比高于县区,黔江区占比77.47%;季节分布中以春季(40.66%)和冬季(37.36%)高发;低收入家庭(<3000元)占比最高(67.03%);临床表现分布中发热占比最高(98.90%),其次为咳嗽(56.04%);感染途径以空气传播(61.54%)为主;与鼻病毒混合感染者占比最高(13.19%);ADV检出率B组(66.49%)最高,其中HAdV-3占比最高(54.40%)。结论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急性呼吸道ADV感染多发于市区、"3岁≤年龄<4岁"年龄段、低收入家庭儿童,春季高发,临床表现中主要为发热、咳嗽,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以HAdV-3感染为主,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92.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致病菌经肠道、血流或淋巴系统,在腹腔内邻近器官无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腹腔脓肿,胆囊炎、肠穿孔等)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腔感染。肝硬化腹水患者SBP发病率达10%~30%,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虽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15%~20%。  相似文献   
993.
女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易复发,如何预防及减少女性尿路感染复发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本文总结了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现有的预防措施及进展,提出除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外还有改变生活习惯、绝经后局部使用雌激素、使用益生菌、接种疫苗等预防策略,对未来寻求预防及治疗女性尿路感染的途径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4.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在中国武汉引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2019-nCoV与SARS-CoV均属于冠状病毒科,均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侵入靶细胞。深入了解ACE2及病毒侵入人体后以其为中心引起的一系列病生理变化机制,可能有助于发现并解释相应的临床现象,进而及时予以处理;另外ACE2是潜在的治疗靶点,可以此寻找相应的救治策略。本文阐述了ACE2在2019-nCoV及SARS-CoV所致多脏器损伤中的作用、针对ACE2的靶向阻断药物以及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及诊治、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996.
背景 北京市出台多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而医联体作为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医联体在此期间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为医联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采取的措施和作用等提供参考。目的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医联体作为案例,对于该医联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医联体在疫情期间如何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和目的抽样,从北京市某医联体中的核心医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受访者17例,包括1例核心医院管理人员、4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2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4例全科医生、6例患者。采用个人深度半结构式访谈,于2020年3月对17例受访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联体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基于规范化过程理论和复杂干预过程评价整合出评价框架,从措施与现有工作价值一致性、措施实施覆盖程度、措施实施效果、措施实施阻碍和/或促进因素及对医联体发展的影响这5个维度对各个措施进行评价。访谈经知情同意后录音、记录,访谈资料在NVivo软件的协助下,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联体在疫情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培训、加强社区转诊预约、核心医院患者输液下转。疫情期间共举办培训2次,加强了医联体成员单位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诊疗和防护水平;但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社区转诊预约在此期间覆盖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收转诊患者50例,筛查出246例建议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可疑人员;更多患者在此期间倾向社区就诊,促进了分级诊疗的实施;但转诊标准需更明确。核心医院输液患者下转380例,缓解了核心医院急诊输液压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安全的输液环境,增强了医联体内部的凝聚和协作;但信息共享需加强。结论 疫情期间该医联体各成员单元团结协作,体现出医联体分级诊疗的重要作用。同时发现医联体培训、转诊标准的明确及信息共享三方面仍需完善,为医联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Backgrou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LRTIs) are common among patients in hospitals worldwid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6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athogens in LR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4,762 LRTI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ward and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 of Xiangya Hospital (Changsh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 both the general ward and RICU (P<0.05). The incide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RICU than in the general ward (P<0.05), whereas the incidenc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fection is less in the RICU than in the general ward (P<0.05). In the general ward, the incide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over time, whereas the incidenc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1996 to 2011 (P<0.05). In the RICU, the incidenc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fection decreased, while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fections increased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Staphylococcus pneumoniae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Gram-positive strains in the general ward (34.70-41.18%) and RICU (41.66-54.87%), respectively (P>0.0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ere the predominant gram negative strains in the general ward (19.17-21.09%) and RICU (29.60-33.88%), respectively (P>0.05).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 sensitive to most antibiotics with a sensitivity of more than 70%.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highly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100%), linezolid (100%), chloramphenicol (74.36-82.19%), doxycycline (69.57-77.33%), and sulfamethoprim (67.83-72.46%); however, its sensitivity to other antibiotics is low and decreased each year. Sensitiv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most β-lactam, aminoglycoside, and quinolone group antibiotics decreased each year.

Conclusions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LRTI pathogens exhibit a high divergence between the general ward and RICU.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ay not be the predominant pathogen in LRTIs in some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72-17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治疗的7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收集的35例为对照组,7~12月收集的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治疗1周后干眼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5.78±5.36)分和(46.36±5.48)分,对照组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11±5.14)分和(51.69±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干眼自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干预与干眼症发病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人(200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人(100眼)。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复查并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眼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LASIK术后患者尽早采取干眼症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