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6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426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31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95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984篇
  1篇
中国医学   25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目的 构建呼吸危重症精准诊疗体系,探索该体系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从源头上促进呼吸危重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方法 以2012—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专科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将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模式融入呼吸危重症精准诊疗体系,对比该体系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 共纳入出院病例2 947例,其中实施前病例1 105例,实施后病例1 842例。出院诊断中涉及感染病例2 643例,占89.7%,其中实施前963例(占87.1%),实施后1 680例(占91.2%)。实施后在感染病例占比增加的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实施前下降2.9%(97.0% VS 94.2%,P<0.00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实施前下降12.4%(244.4 DDDs VS 214.1 DDDs),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实施前下降14.4%(131.0 DDDs VS 112.2 DDDs),均由高位波动转为线性下降(P<0.001)。 结论 呼吸危重症精准诊疗体系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精准使用,临床诊疗团队是该体系的核心,新兴诊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2.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所医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对2013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7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22年河北省共检出18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标本主要为血(129株,69.0%)、脑脊液(20株,10.7%)、胃液(14株,7.5%)及其他(18株,9.6%);70株(37.4%)分离自男性,117株(62.6%)分离自女性;新生儿科(42株,22.5%)和妇产科(41株,21.9%)为最常见的来源科室;年龄分组上,青年人(74株,39.6%)最多,其次为新生儿(39株,20.9%)。该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唑和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8%、98.6%、98.0%、98.4%和96.3%。 结论 2013—202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多来源于血标本,感染人群以青年和新生儿为主,该菌已出现一线治疗药物的非敏感株,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88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10):1177-1184
目的 了解2021年全国风湿免疫科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方案,将2021年所有CARSS成员单位上报的风湿免疫科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依据202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 2021年风湿免疫科患者分离非重复细菌28 8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0%(20 784株),革兰阳性菌占28.0%(8 079株)。居前5位的菌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 825株,34.0%)、肺炎克雷伯菌(3 222株,11.2%)、金黄色葡萄球菌(3 002株,10.4%)、铜绿假单胞菌(1 793株,6.2%)、粪肠球菌(866株,3.0%)。标本来源主要为尿(13 496株,46.8%)、痰(7 597株,26.3%)、血(2 402株,8.3%)、脓液(1 243株,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8%、67.2%,MRCNS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  相似文献   
884.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10):1148-1158
目的 了解全国中医医院临床标本常见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全国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细菌体外药敏数据。其中,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自动化仪器法和E-test法等,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药敏结果。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菌种分布和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1年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比26.4%~27.4%,革兰阴性菌占比72.6%~73.6%,趋势稳定。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从28.5%上升至30.2%,但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18年的76.1%、2.7%、3.1%,下降至72.4%、1.5%、1.8%。革兰阴性菌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渐上升,分别从1.6%、10.4%上升至1.9%、13.3%,但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了解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菌株的药敏特征,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和SA血流医院感染(HA)的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某儿童医院血培养检出SA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及来源分为MRSA组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HA组与社区感染(CA)组,应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MRSA血流感染及H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43例病例,男女比例为1.8∶1,<1岁71例(49.6%),病灶性血流感染90例(62.9%)。MARS组50例(35.0%),MSSA组93例(65.0%);HA组73例(51.0%),CA组70例(49.0%)。机械通气[OR=17.320,95%CI(1.576~190.399)]、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0.580,95%CI(0.359~0.938)]是MRSA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机械通气[OR=31.466,95%CI(1.434~690.538)]、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OR=24.524,...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通过应用项目化管理模式,提高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2年1—12月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份为对照组,7—12月份为干预组。干预组运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处理,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5个阶段实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病原学送检相关监测指标。结果 共调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35 488例,其中对照组15 536例,干预组19 952例。病原学送检率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69.52%VS 4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达成率为430.85%,进步率为57.64%。两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除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标志物检查的送检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提高(53.61%VS 25.01%),增长率达114.35%,高于微生物培养及显微镜检查、免疫学检测及其他检测项目的增长。干预后抽查的87例送检降钙素原(PCT)/白...  相似文献   
887.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类药物匹莫齐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匹莫齐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96孔细胞培养板构建生物膜,利用比浊法检测匹莫齐特的抗生物膜活性,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SYTO9/PI染色观察匹莫齐特对生物膜的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匹莫齐特与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效果,CCK-8试剂盒检测匹莫齐特的细胞毒性。构建皮肤脓肿模型,检测匹莫齐特的体内抗菌活性及毒性。结果 匹莫齐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抑菌活性,其MIC为8~16μg/mL,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分散已形成的生物膜。匹莫齐特与多西环素联合,体外具有协同抗菌效果,其协同抑菌指数为0.5;体内能显著降低小鼠脓肿组织中的细菌载量,使活菌量从(8.25±0.13)对数值CFU/脓肿减少到(3.31±0.81)对数值CFU/脓肿(q=3.74,P<0.05);匹莫齐特的细胞毒性极低,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64μg/mL。结论 匹莫齐特毒性低且具有明显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有望成为一种精神病患者合并局部金黄色葡萄球菌相...  相似文献   
888.
目的 了解湖南省胸、腹腔积液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各成员单位上报数据,细菌耐药监测方法参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执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胸、腹腔积液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胸、腹腔积液标本共分离细菌28 934株,其中胸腔积液分离菌株5 752株、腹腔积液分离23 182株。胸腔积液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07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535株,9.3%)、肺炎克雷伯菌(369株,6.4%)、表皮葡萄球菌(452,7.9%)、溶血葡萄球菌(285株,5.0%)。胸腔积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4.3%~39.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8.8%~77.1%。腹腔积液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 264株,35.6%)、肺炎克雷伯菌(2 074株,9.0%)、屎肠球菌(1 458株,6.3%)、表皮葡萄球菌(1 383...  相似文献   
889.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18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政策干预效果并发现问题,为指导下一步政策干预提供方向。方法 通过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收集2011-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18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从品种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金额和DDDs序号比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减少129种,减幅最大的药物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和DDDs在2011-2012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24.98%和15.92%,后又呈增加趋势,其中消耗金额回升较快。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不同年度品种数量、消耗金额和DDDs各维度占比均最高,平均占比分别为25.85%、38.80%和46.35%。2011-2015年,碳青霉烯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氨曲南)抗菌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升高,增长率从12.20%上升到22.53%,美罗培南消耗金额占比稳居全体抗菌药物金额费用第一位,2015年前三季度占比达到8.23%,从2013年开始,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稳居第二位,2015年前三季度占比达到4.93%。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稳居各年度DDDs消耗占比前两位且有继续增加趋势,2015年前三季度占比分别为9.04%和5.91%。各年度不同类别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与DDDs排序比平均值最大的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40),最小的是碳青霉烯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氨曲南)(0.39)。结论 一系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实施后,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和用药频度控制有效果,但是金额控制比较乏力。头孢菌素类是三级医院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增加,加重了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890.
Background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of toxigenic C. difficile isolated from IBD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CDI in IBD population.MethodsLoose or watery stools from IBD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C. difficile toxins A&B and anaerobic culture. Toxigenic C. difficile isol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ribotyping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CDI in IBD patients was 13.6% (43/317). The dominant sequence types (STs) were ST35 (20.9%), ST2 (18.6%) and ST37 (16.3%). The most common ribotypes (RTs) were RT 017 (18.6%), RT 012 (14.0%), and RT 220 (14.0%), whereas RT 027 and RT 078 were not detected in this study. All the isolates were susceptible to vancomycin and metronidazole.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 of C. difficile RT 017 was higher (p < 0.01) than that of other RT strains. Recent hospitalization, use of corticosteroids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were related to increased risk of CDI in IBD patients; of these, recent hospitalization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us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ConclusionPatients with IBD have a relatively high incidence rate of CDI. C. difficile RT 017 is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from IBD patients in this region and warrants more attention to its high resistance rate. Clinicians shoul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CDI testing in IBD patients with diarrhea to ensure early diagnosis and initiation of effecti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