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9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48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821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830篇
中国医学   142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Ⅲ) ——药效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近10年来药效学研究现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收集2001月1日至2010年6月20日期间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类文献,对其数量、分类、实验设计、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研究数量先增后减少,有效性和药效可比性研究报告数量大致相同,尽管存在药材来源不一致、缺少阳性对照、剂量设计不合理、统计结论不科学等缺陷,但以较多种类的配方颗粒研究、较正确的统计方法、较适合的研究内容、恰当的动物模型与药效评价指标体系,证实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性和药效的可比性。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研究从有效性和药效可比性两个方面证实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剂升高白细胞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e-137放射源照射ICR小鼠,造成白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对模型动物给予双黄升白颗粒剂大、中、小剂量(分别为9.2,4.6,2.3 g.kg-1.d-1)灌胃,并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利可君组。对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BMNC),脾结节(CFU-S)计数,胸腺指数(TI),脾脏指数(SI),骨髓细胞增殖,体外培养小鼠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骨髓CD34+细胞比例,骨髓造血微环境等进行检测。结果:双黄升白颗粒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WBC);双黄升白颗粒可升高模型小鼠的BMNC计数并促进其骨髓细胞增殖;双黄升白颗粒升高模型小鼠CFU-S计数,提高CFU-GM产率,提高骨髓CD34+细胞比例,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具促进作用;双黄升白颗粒具有保护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作用;双黄升白颗粒升高模型动物SI,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结论:双黄升白颗粒剂具有明显升高白细胞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及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对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组方药物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二者内在质量的异同。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处方中的独活、桑寄生、当归、川芎、茯苓、白芍、秦艽、甘草8种饮片相关成分进行对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传统饮片汤剂中8种饮片相关成分的斑点明显多于配方颗粒汤剂的斑点,传统汤剂中芍药苷含量为29.37 mg·g-1,同等比例配方颗粒中芍药苷含量为2.59 mg·g-1。结论 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的成分含量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4.
以红参、附子、川芎、葶苈子等药制成心衰康冲剂。选用3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由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心衰康大剂量、小剂量作为治疗组,以心宝为治疗对照组,15天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造模后各组体重均有所增加,以造模组体重增加最为明显;心衰康及心宝均可明显降低兔的体重,改善一般状况,减慢心率,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以心衰康大剂量的效果最好,心衰康小剂量与心宝作用相当。说明心衰康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兔的心脏功能及心脏的内分泌功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优选白金妇安颗粒中白芍和柴胡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芍药苷提取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柴胡总皂苷提取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溶剂,正交试验法对白金妇安颗粒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以70%乙醇为溶剂时芍药苷苷提取量最多,乙醇体积分数>50%时,柴胡总皂昔提取量基本不变;优选提取工艺白芍、柴胡粉碎成粗粉,分别加8,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抗角化作用.方法 取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于兔耳郭内侧涂抹油酸,连续2周,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3组,清热消痤颗粒组(10只)及异维A酸组(10只)分别给予0.86 g/kg 清热消痤颗粒溶液及3.26 mg/kg异维A酸胶囊溶液灌饲,模型对照组(10只)与空白对照组(10只)均灌饲等量蒸馏水.于给药2周后兔耳造模处行皮肤组织活检,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根据痤疮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对各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2周后,清热消痤颗粒组和异维A酸组兔耳毛囊丘疹基本消失,镜下观察接近正常组织.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对油酸引起的家兔耳郭痤疮模型有明显的抗角化作用,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建立测定肉桂配方颗粒中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drosphere C_(18)(250mm×4.6 mn,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0.1%磷酸溶液(35:25: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7 nm.结果 桂皮醛的线性范围为0.75~7.50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61%);肉桂酸的线性范围为0.22~1.32μg(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32%).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较强,可有效地控制肉桂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槐耳颗粒对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化疗采用FOLFOX4方案;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方案同治疗组。4周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KPS评分,食欲及体重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评分疗效,Kamofsky评分,食欲及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中医症候及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中药饮片鹿血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109个/L且<8×109个/L时,给予鹿血晶口服1 g,bid,连服6 d。结果:服药6 d后,观察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较服药前升高,8例患者升高至8×109个/L以上。结论:中药饮片鹿血晶可迅速升高化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灌肠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脓毒症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病人,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入西医组(n=47)、中西医结合组(n=47)两组内。其中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抗感染、辅助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血液净化等;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西医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西医组:(14.47±2.16)分比(19.91±3.86)分,中西医结合组:(10.50±1.78)分比(20.38±4.21)分]、血清降钙素原[西医组:(7.12±1.45)μg/L比(16.25±3.39)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