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Background:Allergic rhinitis (AR) is a non-infectious chronic nasal mucosal disease mediated mainly by IgE, which affects 40%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and has a recurrence rate of more than 50%. The modified Yupingfeng formula (MYPFF)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na. However, there is no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for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YPFF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Database a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Database (VIP database), Wan-Fang Database,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PubMed, EMBASE, and Web of Science will be searched for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inception to September 2020. Data extraction will be performed on the obtained literature. Then RevMan V.5.3 will be us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bias and data synthesis.Results:The results will be published in a peer-reviewed journal.Conclusion: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will provide an evidence to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YPFF i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which will be of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OSF registration number:10.17605/OSF.IO/RV9P4.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玉屏风的多糖组分在体外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玉屏风多糖组分对激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各炎症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分别用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对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多糖组分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 玉屏风多糖组分明显抑制激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促进Filaggrin的表达,并对NF-κB信号通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信号通路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活化有重要作用。结论 玉屏风多糖组分在体外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减缓皮肤局部炎症的发展,为玉屏风方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散联合酮替芬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近期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稳定性,为该技术推广及发掘中西医结合优势提供依据。方法 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全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为6周(42 d)+1个月(30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及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6周(42 d), 6周治疗结束后继续常规治疗1个月(30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2 d后6 min步行试验(6MWT)、COPD评估测试(CAT)积分;治疗前、治疗后42 d、72 d后PEF;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治疗42 d后,对照组患者6MWT(346.87±47.19)m长于治疗前的(305.13±51.44)m,治疗组患者6MWT(376.97±56.16)m长于治疗前的(294.97±50.19)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2 d后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2 d后,对照组患者CAT积分(12.77±2.34)分低于治疗前的(17.40±2.54)分,治疗组患者CAT积分(11.43±2.58)分低于治疗前的(18.43±2.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2 d后CAT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2、72 d后PEF分别为(223.17±62.81)、(224.60±61.65)L/min均高于治疗前的(217.67±58.20)L/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2、72 d后PEF分别为(263.87±73.51)、(265.37±74.35)L/min,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的(218.33±65.76)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2 d后PEF均略高于本组治疗42 d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2、72 d后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控制在80%~120%,依从性良好。结论玉屏风散联合酮替芬片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即使是有限疗程地使用玉屏风散联合酮替芬片,其疗效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最终可能改善远期的预后,为中西医结合优势之一;玉屏风散联合酮替芬片疗法的应用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尤其是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其推广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肝癌荷瘤小鼠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接种Hepa1-6肿瘤细胞建立肝癌荷瘤C57BL/6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和分析荧光标记的免疫细胞亚群。结果:玉屏风散20、25、30g生药·kg“对Hepa1-6肝癌荷瘤C57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18.86%、28.81%、37.4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玉屏风散组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无变化,脾重和脾脏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脾脏中CD19^+B细胞数量、CD19^+CD80^+B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和数量、CD4^+T和CD8^+T细胞数量以及肿瘤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P〈0.01),而脾脏中CD19^+B细胞、CD4^+T和CD8^+T细胞的比例均无变化(P〉0.05)。结论:玉屏风散对肝癌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具有广泛调节和增强作用,为玉屏风散在临床抗肝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中药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2周,并于停药后8周内观察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4.6%,对照组复发率为64.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肥大细胞成熟及活化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BALB/c近交系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和玉屏风散组,每组10只。AR模型组及玉屏风散组通过卵清蛋白(OVA)联合Al(OH)3腹腔注射及OVA滴鼻激发鼻黏膜法建立AR模型,玉屏风散组于激发前1天开始用玉屏风散水煎剂灌胃(25g/Kg?d)治疗,连续8天,正常对照组和AR模型组则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鼻部症状评估小鼠AR症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组胺和白介素-13(IL-13)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检测鼻黏膜肥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鼻黏膜类胰蛋白酶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中表面标志物CD117、FcεRI的表达。结果与AR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组小鼠的挠鼻、喷嚏及流清涕评分和鼻部症状总评分显著降低[(1.40±0.70)分比(2.60±0.52)分,(1.60±0.70)分比(2.80±0.42)分,(1.50±0.71)分比(2.50±0.53)分,(4.50±1.51)分比(7.90±1.20)分,P均<0.05];血浆中组胺和IL-13的水平显著降低[(6.58±0.83)ng/ml比(12.58±1.16)ng/ml,(46.27±6.17)pg/ml比(63.38±5.02)pg/ml,P均<0.05];鼻黏膜组织中每高倍镜下肥大细胞数量及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2.33±4.50)个比(20.67±8.33)个,(0.23±0.08)比(0.35±0.17), P均<0.05];骨髓细胞中CD117和FcεRI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4.95±0.81)%比(8.83±0.92)%,P<0.05]。结论玉屏风散不仅能抑制肥大细胞的分化、成熟,亦能降低其脱颗粒及炎性因子分泌水平,从而减轻AR模型小鼠的鼻部症状。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依巴斯汀口服,2-5岁2.5mg/d,6-ll岁5mg/天,12-14岁10 mg/d;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2 - 6岁半包3次/d,6岁以上1包 3次/d。对照组28例口服西替利嗪滴剂,2?6岁0. 5 mL/d,6岁以上1 mL/d。均连续口服4周。结果用药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 14%,对照组为64. 29% ,差异有显著性(x2=4. 14, P 〈0. 05);停药8周观察复发率,治疗组为23.81%,对照组为53. 85%,差异有显著性(x2= 4.84, 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高效、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8.
桔梗元参汤合玉屏风散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美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17-2418
目的:探讨桔梗元参汤合玉屏风散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组给予桔梗元参汤合玉屏风散超声雾化吸入。两组均以1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并观察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血清特异性Ig E抗体(s Ig E)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和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血清IL-4和slg E含量有明显改善。结论:桔梗元参汤合玉屏风散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作用优于氯雷他定,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4和s Ig 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患儿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采用玉屏风散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通过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基础上采用玉屏风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疾病复发与并感染方面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gA、IgG水平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SNS患儿采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能够促进SNS患儿的免疫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继发性复发与感染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联合常规疗法对小儿心肌酶谱异常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选择156例心肌酶谱异常的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或)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组加用玉屏风散,两组均治疗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症状评分(C-ACT)、肺功能(FEV1%、PEF%)、心肌酶谱,并选择同期儿童保健门诊体验的健康儿童40名心肌酶谱为对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两个用药组患儿CK-MB、CK、LDH均升高(P〈0.01),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CK-MB、CK、LDH、AST均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CK-MB、CK、LDH、AST均降低(P〈0.01,P〈0.05); 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C-ACT评分、FEV1%、PEF%均升高 (P〈0.01,P〈0.05)。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CK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K-MB、CK降低(P〈0.01,P〈0.05),C-ACT评分、FEV1%及PEF%升高 (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