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I)8种成分促进缺氧复氧(Hypo/Reox)星形胶质细胞对胞外高浓度谷氨酸的清除,及其条件培养液对缺氧后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鉴定。采用环磷酸腺苷(dBcAMP)和Hypo/Reox诱导胶质细胞活化并进行造模,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细胞活力;谷氨酸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浓度,并利用此条件培养液培养缺氧神经元,CCK-8法测神经元活力。[结果]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成功,GFAP染色阳性。dBcAMP 0.062 5 mmol/L协同缺氧4 h复氧3 h(Hypo 4 h/Reox 3 h)处理后胶质细胞对胞外高浓度谷氨酸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XNJI组分β-榄香烯、吉马酮、龙脑、冰片能显著提高受损胶质细胞对胞外谷氨酸的清除能力;XNJI组分吉马酮、龙脑、冰片处理的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显著提高缺氧神经元的活力。[结论]XNJI组分能促进缺氧复氧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清除并提高神经元活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醒脑静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经1∶10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醒脑静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严重脓毒症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7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西医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上醒脑静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集束化治疗,比较两组间血清IL-6、内毒素、TNF-α、CRP、血乳酸水平及28天病死率。 结果 治疗组7天后血清IL-6、内毒素、TTNF-α、CRP、血乳酸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P<0.01),治疗组28天病死率比治疗组低(P<0.05)。 结论 严重脓毒症采取西医集束化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发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病毒性发热的中枢机理.方法用兔出血热病毒造成家兔病毒性高热模型,观察醒脑静的退热效应及对中枢发热介质的影响.结果(1)在注射醒脑静后24小时左右动物开始发热,直肠温度升高1.5℃~2.5℃.醒脑静组较模型组提前2~3小时降至39℃以下.(2)醒脑静组高热持续时间及发热指数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3)醒脑静组在注射醒脑静后,随着热度下降,脑脊液中PGE2和cAMP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兔出血热病毒家兔高热模型的发热指数,降低脑脊液前列腺素E2和环核苷酸发热介质.  相似文献   
10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CT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 CT的表现。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中 ,治疗组 45例用醒脑静注射液 30 m L 加生理盐水 2 5 0 m L 静滴 ,对照组 41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 L 加生理盐水 2 5 0 m L 静滴 ,两组均每日 1次 ,连用 14天。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 5天 N 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与对照组治疗后第 5天 NDS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2 2 %和 80 .6 5 % ( P >0 .0 5 ) ,但显效率分别为 6 2 .2 2 %和 38.70 %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治疗组 CT复查示病灶改善、好转 30例 ,好转率 6 6 .6 7% ,显著优于对照组 41.94% ( P <0 .0 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早期能减轻梗死区的水肿 ,缩小病变范围 ,且有醒脑开窍 ,清热化痰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疗效肯定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及保证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13-10—2015-04我科收治120例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的GCS评分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的GCS评分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改善意识障碍状况,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20-122
目的 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醒脑静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4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的治疗方式,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36-39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细胞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SD 雄性大鼠并随机分为SHAM 组、MCAO 组、醒脑静组,用线栓法建立MCAO 模型后,醒脑静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干预,SHAM 组和MCAO 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比较三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率、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 MCAO 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率、脑缺血组织中NF-κB 的表达水平和NOX4 的表达水平及IL-1β、TNF-α、MMP-9、ICAM-1、ROS、MDA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 组,T-AOC 的含量明显低于SHAM 组;醒脑静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率、脑缺血组织中NF-κB 的表达水平和NOX4 的表达水平及IL-1β、TNF-α、MMP-9、ICAM-1、ROS、MDA 的含量均明显低于MCAO 组,T-AOC 的含量明显高于MCAO 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改善MCAO 大鼠的神经功能,且这一改善作用与神经细胞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给予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0.
王弋  郭智东  徐芝君 《浙江医学》2014,(7):585-586,58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醒脑静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5和30天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后第7、15和30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更好地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