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7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1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口腔科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85篇 |
内科学 | 38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45篇 |
外科学 | 35篇 |
综合类 | 661篇 |
预防医学 | 214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1635篇 |
中国医学 | 354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30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含量.方法 药片研碎后粉末以无水乙醇溶涨2 h后,超声使溶解,过滤,取续滤液一定量,并用水定容至所需浓度,在226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884~19.536 mg·L-1,相关系数r=0.999 9;缓释片中格列齐特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0.61%;重现性(RSD=0.64%)良好.结论 该法比药典上规定的滴定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荷移光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DS)的含量。方法:分别以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在丙酮介质中和氯冉酸(CL)在乙醇介质中为荷移试剂,在350~900nm 波长处扫描吸收光谱。结果:DS 与 TCNQ 形成的络合物在743nm 和842nm 有2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10×10~4L·mol~(-1)·cm~(-1)和3.07×10~4L·mol~(-1)·cm~(-1);与 CL形成的络合物在530nm 处有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77×10~2L·mol~(-1)·cm~(-1)。药物浓度分别在3~50mg·L~(-1)(TCNQ法)和15~750mg·L~(-1)(CL 法)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和98.6%,RSD 分别为1.4%,1.0%(n=6)。用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 DS 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 DS 片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63.
64.
65.
双波长一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三组分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一组含有不同比例待测和干扰组分的标准混合液的吸收值,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在选择最佳测定波长对的同时建立标准工作曲线方程,使其更符合实际作品测定时的情况,提高了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使计算量和实验工作量得以降低。应用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三组分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同时测定,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4%和99.8%,变异系数分别为0.59,1.48和1.05,结果优于卡尔曼滤波法、偏最小二乘法和目标因子分析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应用等吸收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芦荟中芦荟苷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依据芦荟苷与芦荟大黄素的光谱特征 ,选择 36 1.4nm为测定波长 ,480 .9nm为参比波长。结果 :芦荟苷线性范围 1× 10 -6~ 1× 10 -4 mol/L ,回收率为 97.4%~10 1.6 % ,RSD为 0 .5 5 %~ 0 .74% ,芦荟大黄素对测定不干扰。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 ,重现性好 ,为芦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等提供新的方法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以尿酸酶紫外光度法为基础,建立血清中尿酸测定的参考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 用新鲜患者血清样本、迈瑞常规复合校准品等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评估;用有证参考物质SRM909bⅠ和Ⅱ、IFCC参考实验室质评样本Rela A/B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初步评价,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并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进行方法学对比,验证方法准确度.结果 方法对新鲜患者血清、厂家复合校准品等不同类型样本批内不精密度CVintra小于1%,总不精密度CVt小于2%;有证参考物质SRM909bⅠ/Ⅱ测定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对UA参考实验室能力验证样本Rela A/B测定结果与中心值结果相对偏差小于0.5%;血清样本测定结果与同位素稀释液相质谱法可比,线性回归斜率1.005,相关系数0.999,医学决定水平处引入的相对误差小于3.25%.结论 血清尿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和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可比,可为常规系统尿酸溯源体系的建立和性能评估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镉的含量,并比较了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吐温-2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的胶束增溶作用。方法:分别以体积分数为10%OP和体积分数为10%吐温-20为增溶剂,以PAN(1-(2-吡啶偶氮)-2-萘酚)为显色剂,在555nm波长处测定水中镉络合物的吸光度。结果: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镉络合物用OP的吸光度值是吐温-20的1.6倍,用OP作乳化剂平均回收率为96.5%,平行样品的相对平均偏差为2.57%,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回归系数r=0.999 9,ε=4.6×104L·mol-1·cm-1。结论:乳化剂OP的增溶作用优于吐温-20,此法测定水中痕量镉较好。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