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9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2280篇
基础医学   38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64篇
内科学   499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51篇
外科学   1373篇
综合类   167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9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8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6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器官完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 rtery embolization,UAE)术不仅可以保留子宫,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病人易耐受、手术效果佳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上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UAE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评价17-β雌二醇用于辅助生殖患者宫腔粘连术后促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及对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 429例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因宫腔粘连经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和放置宫内节育器术,215例术后应用17-β雌二醇+地屈孕酮行周期治疗(雌二醇2mg bid)2周期(实验组),214例不行周期治疗(对照组)。所有病例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再行宫腔镜检查探查宫腔情况并取出宫内节育器,再行胚胎移植,随访治疗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宫腔镜治疗治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X2=-3.16,p=0.002,实验组术后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也明显较对照组高X2=-2.75,p=0.006。结论宫腔粘连术后采用17-β雌二醇周期治疗,不但有利于宫腔形态的恢复及内膜的修复,而且可以提高内膜的容受性,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的32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悬吊固定术,总结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14.7min(95~16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0mL(55~1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8d(6~14d),均全部治愈出院。术后32例患者获访3个月~4年(平均25.6个月),均无脱垂症状,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PPH治疗内痔发生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术中、术后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38例内痔患者采用PPH术后大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及混合痔分度进行1:2匹配,选取同期76例PPH术后无大出血病例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完整性(P=0.047)、切除痔上黏膜厚度(P=0.005)、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P=0.034)、吻合口缝扎止血(P=0.034)、术后便秘(P=0.002)与PPH术后大出血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处数及术后便秘是PPH术后大出血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PH术后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处数及术后便秘。荷包缝合仍是PPH术的核心技术,术中注重荷包缝合的质量和术后加强通便是消除PPH术后大出血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官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之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但宫腔镜手术更具优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endoscopic surgery,NOTES)腹膜外骶骨子宫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结局。 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纳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脱垂的患者,行经阴道NOTES腹膜外骶骨子宫固定术。统计患者人口学特征、围手术期参数和临床疗效。 结果14例患者尝试手术,其中13例(93%)成功完成;1例因术中腹膜破裂,无法维持腹膜外腔压力转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位年龄49岁,体质量指数23.6 kg/m2,中位手术时间156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1例骶前出血,于术中双极电凝成功止血。术前POP-Q评分为Aa:0分;Ba:1分;C:2分;Ap:-3分;Bp:-3分。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POP-Q评分为Aa:-2分;Ba:-2分;C:-7分;Ap:-3分;Bp:-3分。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性生活不适及性交痛,无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客观治愈率100%。 结论NOTES可安全、有效地完成经阴道NOTES腹膜外骶骨子宫固定术,但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研究,评估其完整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7.
118.
盆底功能障碍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重度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单孔腹腔镜技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增  陈亚侠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6):3179-3183
背景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然而临床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为阴性,且这类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肿瘤细胞侵袭以及转移风险均增加。目的 分析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2003-2016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临床病理资料完整且术前有HPV-HC2检测结果的宫颈癌患者共1 416例,经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1 296例,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患者120例。调取120例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高危型HPV进行再检测,获取高危型HPV真阴性患者为高危型HPV阴性组。从1 296例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与高危型HPV真阴性组等量的患者为高危型HPV阳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初次生育年龄、分娩次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结果 1 416例宫颈癌患者中,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阴性120例,阴性率为8.5%。实时荧光PCR法显示,高危型HPV仍为阴性89例,阴性率为6.3%,两次检测符合率为74.2%(89/120)。高危型HPV阴性组患者发病年龄28~75岁,平均发病年龄(45.2±4.2)岁;高危型HPV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21~78岁,平均发病年龄(46.3±5.1)岁。两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各发病年龄构成、初次生育年龄、分娩次数、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2,P=0.001)。结论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石蜡样本中的高危型HPV是一种高敏感度的检测方法。与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相比,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发病率不高,但其腺癌、腺鳞癌及其他少见类型癌的比例高于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与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预测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疑似CS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三维超声和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CSP的早期诊断效果。结果:43例术后患者病理证实39例子宫瘢痕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正确诊断30例,假阳性4例,诊断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50.00%,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44.44%,准确率为76.92%;MRI的诊断结果分别为29例、5例、93.54%、58.33%、85.29%、77.79%、74.36%,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卵黄囊数量、胚芽数量、原始心管搏动数的检查效果优于三维超声,而三维超声对孕囊内出血情况、局部瘢痕浸润情况、宫腔内积血情况的检查效果则优于MRI(P<0.05)。结论:三维超声和MRI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率均较高,MRI显示妊娠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孕囊与切口及周围组织关系优于三维超声,而三维超声在查出卵黄囊、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等方面优于MRI,二者联合对诊治子宫瘢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