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85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后加温持续膀胱冲洗的意义、方法及加温的温度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此类技术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112.
113.
Irrigation and debridement (I and D) is a procedure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clin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of the hip or knee who underwent I and D with retention of their prostheses between 1997 and 2005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One hundred four patients (44 males and 60 females) were identified. Mean age at time of initial debridement was 65 years. Average follow-up was 5.7 years. Treatment failure was defined as the need for resection arthroplasty or recurrent microbiologically proven infection. According to these criteria, I and D was successful in 46 patients (44%). Patients with staphylococcal infection, elevated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 and purulence around the prosthesis were more likely to fail. The high failure rate of this procedure implies that it should be preferably limited to select healthy patients with low virulence organisms and equivocal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每天2次,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膀胱冲洗并配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有效、安全,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5.
谭青松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93-3695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液联合应用的根管超声冲洗效果.方法:选择根尖发育完成的单、直根管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不锈钢K锉和逐步深入技术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1%次氯酸钠,1%次氯酸钠+17%乙二胺四乙酸,1%次氯酸钠+10%枸橼酸进行根管超声冲洗.冲洗后纵向劈开标本,采用数码照相机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别计算比较根尖1/3区段和根中1/3区段根管内碎屑百分数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结果:根管内碎屑百分数比较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在根尖1/3区段和根中1/3区段,1%次氯酸钠冲洗组根管内碎屑百分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1%次氯酸钠冲洗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冲洗液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冲洗液.17%乙二胺四乙酸、10%枸橼酸与1%次氯酸钠联合使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32例,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2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肿瘤复发8例,其中原位复发5例,异位复发3例。结论: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Ⅰ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术中结肠灌洗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及同期接受常规I期手术的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灌洗组和常规组平均失血量分别(255.5±137.5)ml和(240.5±145.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灌洗组分别(3.1±0.8)、(4.5±0.6)、(5.2±0.5)d,常规组分别(2.4±0.5)、(3.5±0.4)、(4.7±0.7)d,灌洗组较常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稍晚(P<0.05)。术后住院时间灌洗组[(11.5±2.7)d]与常规组[(10.9±2.8)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经有效术中结肠灌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置管持续灌洗治疗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麻醉后将导管插入枕大池,分组一次、两次注入0.3mL自体动脉血建立SAH模型。监测动脉血压、血气分析、颅内压,存活动物进行蛛网膜下腔灌洗治疗。结果血液广泛分布于颅底动脉环周围脑池。SAH组大鼠的血压、血pH、PaO2、PaCO2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稀释尼莫地平生理盐水等蛛网膜下腔灌洗后大鼠心率、血压、等均无明显波动,颅内压略有上升,无明显神经行为改变和死亡。结论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SAH,重复性好,适用于SAH后灌洗治疗前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评价鼻腔冲洗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鼻塞、流涕等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5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冲洗组各56例,观察鼻腔冲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及睡眠、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冲洗组患儿在鼻腔冲洗治疗后,流涕及鼻塞等症状均明显减轻,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腔冲洗能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改善了患儿的睡眠、生活质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探讨在膀胱冲洗操作中短时间内发生2次同类型护理差错的深层次原因,组织相关护士和管理者进行差错原因讨论。导致差错的原因有:护士责任意识差,护士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专科知识缺乏,对患者健康宣教不够,缺乏有效的警示提醒系统,护理质量监管不到位。针对上述原因进行整改可减少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