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9篇
  免费   201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耳鼻咽喉   266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4348篇
内科学   82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61篇
特种医学   9300篇
外科学   1116篇
综合类   2663篇
预防医学   374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674篇
  3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6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1042篇
  2012年   1608篇
  2011年   1710篇
  2010年   1561篇
  2009年   1559篇
  2008年   1461篇
  2007年   1334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1025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725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FICT)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7例NFICT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见.增强剂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90 mL,注射流率3mL/s,测量胰腺和肿瘤动、静脉双期CT值.结果 CT扫描全组均发现肿瘤.平扫时肿瘤与胰腺实质比较,2例肿瘤为低密度,11例为混合性低密度,4例为等密度.5例于肿瘤内见限局性钙化.增强扫描17例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动脉期明显强化5例,中等强化6例,轻度强化6例.结论 NFICT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部分瘤体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NFICT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93.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活性灶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均行肝脏CT平扫、CT灌注成像及常规肝增强扫描并以三者作为术后影像学随访的手段。根据灌注扫描所得图像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和肝动脉指数(HAI)。以再次肝动脉造影结合临床随访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临床诊断试验与评价。结果TACE术后肝癌活性灶与非瘤区肝组织的BF,BV,MTT,HA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S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0)。CTP的诊断正确率=91.07%;灵敏度-95.74%;特异度=66.67%;阳性预测值=93.81%;阴性预测值=75.00%;阳性似然比=2.74;阴性似然比=0.13;Youden指数=57.82%。结论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活性灶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CT灌注成像评价肾癌血管生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肾癌CT灌注成像参数与组织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成熟指数(VMI)之间的关系,探讨CT灌注成像无创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2例肾癌患者进行CT灌注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的定量值,并得到各参数的灌注伪彩图。利用双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肾癌标本进行CD34、α-SMA染色,以计算MVD和肿瘤VMI。结果BF和BV与MVD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BF:r=0.643,P=0.001;BV:r=0.542,P=0.012;各灌注参数与肿瘤VMI均未见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T灌注成像可无创评价肾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但CT灌注参数不能反映肾癌肿瘤新生血管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部位对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双源CT心脏大血管CTA图像,其中经上肢静脉注射154例(A组),以下肢静脉注射272例(B组),对A、B组CTA图像上腔静脉对比剂硬化束伪影,心腔、大血管CT值,右心房、右心室对比剂均匀度,心内结构及大血管显示清晰度进行对比。结果 A组图像上腔静脉内对比剂硬化束伪影评分为3.00±1.04,B组为3.96±1.08,优于A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腔、大血管平均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心内结构、大血管、冠状动脉起源及近段图像清晰度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均高于A组(P均0.05),而右心房、右心室对比剂均匀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比剂注射部位的选择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TA图像质量有显著影响,经下肢浅静脉注射对比剂有助于消除上腔静脉对比剂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同时对肺及其他部位共存病变行双部位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双部位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疑似恶性肿瘤患者资料。依活检部位组合类型分为肺-肺、肺-淋巴结样结构、肺-骨、肺-远隔软组织4组。分析4组及肺内不同病变部位双部位活检病理的良恶性分布特点。结果肺-肺、肺-淋巴结样结构、肺-骨、肺-远隔软组织4组中,双部位均为恶性的比率分别为44.59%(33/74)、82.35%(14/17)、78.79%(26/33)、70.00%(7/10);肺内不同部位病变的良恶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70)。结论对于肺及其他部位同时怀疑恶性病变的患者,CT引导下双部位穿刺活检在明确病变性质、指导临床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名腹膜后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病理、随访记录等资料.结果 B超诊断阳性率为85.0%,CT和MRI诊断阳性率为100%.开放手术组25例,肿瘤平均直径8.06cm,人平均手术时间为154.3min,人均术中出血量790.1 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11.8d.腔镜组22例,肿瘤平均直径6.84cm,人均手术时间153.9min,人均术中出血量289.2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9.0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7例(57.45%),恶性肿瘤20例(42.55%).恶性PRT完整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为40.0% (4/10),姑息切除组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螺旋CT对胰腺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慢性胰腺炎血管并发症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16例急、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作对照分析。重点观察有腹腔出血和腹腔血管异常胰腺炎患者的CT表现,测量腹腔出血患者的腹腔血性积液的CT值,同时分析CT增强中胰周血管的动脉瘤、静脉血栓和静脉曲张等。结果:316例胰腺炎中有急性胰腺炎275例,慢性胰腺炎4l例。急性胰腺炎中出现腹腔血管并发症者共20例,其中13例腹腔大出血患者(含5例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中,11例CT诊断正确,CT表现为腹腔内局限性或弥漫性稍高密度积液。2例未检出;7例单纯上消化道大出血者,CT扫描可见胃底静脉曲张4例。慢性胰腺炎组中,CT发现l例为腹腔动脉假性动脉瘤,l例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另1例脾静脉血栓者可见胃底静脉曲张。结论:(1)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局限性或弥漫性稍高或高密度积液为腹腔内出血较常见的CT表现;(2)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胰周血管的假性动脉瘤;(3)胃底静脉曲张和胰腺体尾部坏死常强烈提示脾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99.
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与神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引发脊髓损害的临界值,建立脊柱多节段病变中确定责任节段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取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因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行手术治疗者43例;对照组取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CT检查发现胸椎黄韧带骨化,而就诊前无明确神经损害者22例。在CT片上测量椎管矢状径、椎管发育性矢状径、椎管面积、椎管发育性面积,计算椎管矢状径残余率、椎管面积残余率。病例组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用JOA评分确定。结果影像学上椎管面积残余率与JOA评分相关性最大(r=0.449,P=0.003)。椎管面积残余率临界值取80%时诊断总符合率最高,其诊断灵敏度为93.0%,特异度为95.5%。结论(1)胸椎黄韧带骨化椎管侵占程度与神经损害程度相关,椎管面积残余率可以反映神经损害程度。(2)CT椎管面积残余率小于80%可作为胸椎黄韧带骨化引发脊髓损害的影像学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急性颈椎损伤的CT征象,评价CT在急性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78例颈椎外伤患者行X线片、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60例急性颈椎损伤CT确诊59例,1例CT阴性而由X线片确诊。X线片与CT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53.3%和98.3%,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颈椎损伤中CT能安全、快捷地对骨折、脱位、外伤性椎管狭窄等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但CT扫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应用中应该将X线片与CT检查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