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10篇 |
免费 | 402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74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315篇 |
内科学 | 247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114篇 |
外科学 | 279篇 |
综合类 | 1391篇 |
预防医学 | 324篇 |
眼科学 | 38篇 |
药学 | 306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695篇 |
肿瘤学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249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329篇 |
2018年 | 308篇 |
2017年 | 319篇 |
2016年 | 327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553篇 |
2013年 | 507篇 |
2012年 | 562篇 |
2011年 | 546篇 |
2010年 | 436篇 |
2009年 | 376篇 |
2008年 | 342篇 |
2007年 | 322篇 |
2006年 | 332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218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3篇 |
1970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红细胞变形能力、白细胞活化、黏附分子CD11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白细胞活化、黏附分子CD11b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根据痰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规止咳、祛痰、平喘,心功能不全者加地高辛或利尿剂。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d。疗程均为20d。结果①治疗组的红细胞初始斜率、0.80斜率增加,0.50斜率、最小余值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初始斜率、0.80斜率、0.50斜率有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组白细胞活化显著增强(P<0.05),黏附分子CD11b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活化、黏附分子CD11b均有明显变化(P均<0.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白细胞活化功能,抑制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阻止肺心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2.
133.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脑梗死患者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64).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均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14d后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效率(62.5%)优于对照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米酸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34.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6,自引:2,他引:15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 ,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压迫时间 ,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 ,将每例患者的 10次皮下注射随机分为 5组 ,每组压迫时间分别为 1min、2min、3min、4min、5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且 3min组与 2min组出血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出血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且较大面积 (>2cm× 2cm)出血率在 3min组与 2min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局部压迫 3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比较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收集莪术油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整合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临床研究,合计1 096例患儿。Meta分析显示,同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提升临床总有效率 [OR=4.33,95% CI (2.57, 7.27),P<0.001],显著缩短退热时间 [MD=−1.02,95% CI (−1.36, −0.68),P<0.001],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MD=−1.97,95% CI (−2.31, −1.63),P<0.001],显著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MD=−1.55,95% CI (−1.94, −1.16),P<0.001],显著缩短憋喘消失时间 [MD=−1.25,95% CI (−1.65, −0.85),P<0.001] 以及住院时间 [MD=−2.04,95% CI (−3.25, −0.83),P=0.000 9]。莪术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OR=0.18,95% CI (0.02, 1.61),P=0.13]。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莪术油注射液组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且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目的 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综合评估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于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循证药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技术评估等方法学,结合调查问卷与数据库资料,利用多准则层决策分析模型(multi-criteria level decision analysis model,MCDA),围绕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个维度综合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 安全性方面:根据药品说明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登记注册研究、临床文献报道、真实世界研究、官方网站通知公告、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等,现有研究证据充分;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临床安全性风险较可控,评价为B级,表明基于现有临床研究安全性良好。有效性方面:选取Meta分析作为有效性证据,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SK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提出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 SD大鼠经尾iv SKI后,收集其血浆、尿液和粪便样本。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BEH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使用Q Exactive HRMS和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进行正、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扫描分析。根据“提取-化合物筛选-鉴定-验证”的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策略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121种外源化合物,包括29种原型化合物和92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经历的生物转化有羟基化、还原和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以及甲基化、乙酰化、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和牛磺酸结合等II相代谢反应。结论 为SKI的体内药理学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所提出的鉴定策略为中药的体内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全面、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0.
Amit Rai Anurag Khera Mehul Jain Mathangi Krishnakumar D.K. Sreevastava 《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2019,75(1):65-69
BackgroundThe use of intravenous (IV) cannula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atient care in hospitals. These intravenous cannulas are a potential route for microorganisms to enter the blood stream resulting in a variety of local or systemic infections. Studies showing the actual prevalence of colonization of peripheral IV cannulas and its role in BSI are lacking. Henc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colonization of the injection ports of peripheral IV cannulas.MethodsThis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admitted in ICU and wards in an 800 bedded tertiary care hospital. Swabs were taken from lumens of peripheral IV cannulas and cultured. Patient demographic data and practices followed for maintenance of IV line were noted.ResultsA total of 196 injection port samples were taken, out of which 11 tested positive for microbial growth (5.61%).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predominant organism contributing 64% of the microbial growth.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seen between presence of local signs, old age and positive cultures. Flushing IV cannula every 6 h wa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cultures.ConclusionPeripheral IV cannulation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is largely ignored. Most of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injection port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s (which has a potential to cause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can be prevented by improving protocols for management. To prevent infection from occurring, practitioners should be educated and trained about the care and management of I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