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苄基四氢巴马汀对缺血—复灌与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苄基四氢巴马汀(benzyltetrahydropalmatin,BTHP)是四氢巴马汀的衍生物,剂量1~10mg/kg有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大鼠心缺血—复灌所致心律失常也有效。本文观察BTHP对在位猫心缺血—复灌时单相动作电位(MAP)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为探讨四氢巴马汀(THP)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我们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了THP对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外向钾电流及尾电流的影响。当保持电压-40mV,指令电压60mV时,心室肌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最大。灌流含THP10μmol/L的台氏液后,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显著下降。在指令电压-20mV时,尾电流可从(48.6±10.5)pA降至(33.3±11.2)pA,指令电压50mV时尾电流从(94.5±19.3)pA降至(58.5±20.5)pA.在指令电压50mV时延迟外向钾电流也从(362.8±76)pA下降到(134.6±36.7)pA,上述变化在以台氏液冲洗20min后恢复至原来水平。实验结果表明,THP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抑制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3.
白花土元胡药材中延胡索甲素和乙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白花土元胡药材中延胡索甲素和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外标法,Symmet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6)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2 nm.结果 延胡索甲素在10.40~208.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3.1%;延胡索乙素在10.10~505.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2.3%.结论 所建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白花土元胡中延胡索甲素和乙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建立一种采用色谱柱串联的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pSFC)分离夏天无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考察单用2-乙基吡啶柱(Pyr)时,改性剂比例、压力及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再将Pyr柱分别与二醇柱(Diol)、氰基柱(Cyano)串联.结果 采用Pyr柱与Cyano柱串联,夏天无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能较好地分离.结论 色谱柱串联运用于pSFC分离中药成分特别是生物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建立胃痛一号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痛一号口服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黄连、延胡索和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层析色谱中白芍、黄连、延胡索和栀子均能检出特征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郭宏彦  涂禾  刘中均  胡恒 《中国药房》2014,(43):4076-4078
目的:建立丁桂活络凝胶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制剂中的木香、羌活、独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p H6.0,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木香、羌活、独活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延胡索乙素的质量浓度在10.5852.9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0.7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0.65%(n=9)。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丁桂活络凝胶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7.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鲜延胡索、水煮延胡索和市售的延胡索药材分别经醋煮、醋炙和酒炙后,分别采用水超声法和甲醇热回流法进行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5.3)为28:72,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延胡索经炮制后水提液中生物碱含量均有所提高,醇提液中生物碱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延胡索鲜品直接经醋炙、醋煮、酒炙处理后,去氢紫堇碱含量较高,延胡索在产地水煮后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根据临床需要,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水煮后再炮制或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两种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建立测定SY片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UltimateTM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65∶3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23~3.45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2.33%(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稳定,分离效果好,可用于SY片剂中延胡索乙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