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47篇
  免费   19507篇
  国内免费   4689篇
耳鼻咽喉   3335篇
儿科学   4310篇
妇产科学   3622篇
基础医学   19183篇
口腔科学   7294篇
临床医学   19953篇
内科学   21357篇
皮肤病学   2453篇
神经病学   15561篇
特种医学   58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496篇
综合类   34310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28573篇
眼科学   2290篇
药学   21285篇
  334篇
中国医学   26193篇
肿瘤学   9196篇
  2024年   814篇
  2023年   4248篇
  2022年   7706篇
  2021年   10836篇
  2020年   10355篇
  2019年   12098篇
  2018年   10852篇
  2017年   9147篇
  2016年   8070篇
  2015年   7555篇
  2014年   14887篇
  2013年   15499篇
  2012年   13343篇
  2011年   14436篇
  2010年   11621篇
  2009年   10123篇
  2008年   9498篇
  2007年   9531篇
  2006年   8156篇
  2005年   6883篇
  2004年   5731篇
  2003年   5083篇
  2002年   3929篇
  2001年   3299篇
  2000年   2870篇
  1999年   2375篇
  1998年   1911篇
  1997年   1715篇
  1996年   1409篇
  1995年   1362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1058篇
  1992年   976篇
  1991年   883篇
  1990年   759篇
  1989年   723篇
  1988年   678篇
  1987年   594篇
  1986年   556篇
  1985年   1861篇
  1984年   2113篇
  1983年   1339篇
  1982年   1751篇
  1981年   1212篇
  1980年   1035篇
  1979年   918篇
  1978年   752篇
  1977年   570篇
  1976年   707篇
  1975年   48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敏  许震娟 《临床肺科杂志》2022,27(2):222-225,236
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拟定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240例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医的时间进行分组,时间≥24h的延迟就医的患者为观察组,时间<24h的及时就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在职状态、医疗保险和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与各个层面分数以及家庭动力总分呈现负相关性(P<0.05)。应变量为延迟就医为应变量,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为文化水平、家庭动力评分、职业状态、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家庭动力总分与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与延迟就医时间呈现负相关性,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是家庭动力学评分。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目的:探讨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脑梗后遗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 626,P=0. 000)。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能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指标,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6.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