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57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12篇
  5篇
中国医学   94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丹参对骨髓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丹参对体外骨髓细胞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方法,通过检测抗酒石酸磷酸酶(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反映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1.0g/L丹参可明显抑制TRACP阳性细胞的生成,其生成数仅为对照组的29.8%;PGE2(10-7mol/L)及1.25(OH)2D3(10-8mol/L)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分别增加了6.04和6.68倍;丹参还可明显抑制PGE2和1.25(OH)2D3的作用,混合培养组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仅仅是单纯加PGE2和1.25(OH)2D3组的35.2%和39.3%,特别是多核破骨细胞数大量减少。结论:丹参可抑制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成,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转化,而成骨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82.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汞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汞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10g/L氯化高汞(1.7ml/kg)引起家兔急性汞中毒的动物模型(汞中毒组),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肺组织中卵磷脂(PC)和总磷脂(TPL)含量,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尿常规;并与中毒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汞中毒后24小时血浆和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BUN浓度升高,与汞中毒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尿蛋白及尿镜检均为(++++);肺组织PC及TP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均<0.01)。注射氯化高汞后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减少LPO生成,降低BUN水平,逆转尿的改变,且能防止肺表面活性物质(PS)减少。结论:急性汞中毒后不仅损害肾脏,而且累及肺脏,其PS减少可能与MDA增加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这一过程,进而减轻汞的致毒效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2例加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62例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2.22%,研究组是94.44%,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8.33%和5.56%,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时间、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总运动代谢量,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此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的影响.方法 抽取90例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流速度较高,而脉动指数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既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又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6.
醇取丹参液对几种口腔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95%醇取丹参溶液对几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提取液对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并检测pH值的改变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95%醇取丹参液对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2、15.62、62.50和15.62mg/ml。pH值由3.5上升到7.0时,对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抑菌活性减弱(P<0.05),对牙龈卟啉菌的抑菌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95%醇取丹参溶液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及左室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组,SH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内注射12周,其余两组分别注射相当容积的蒸馏水。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 lood pressure,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 larm ass index,LVM I)。应用HE、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ollagen volum e fraction,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erivasu lar c ircum ferentiall area,PVCA),采用TdT介到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WKY大鼠相比,20周龄SHR大鼠的SBP、LVM 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心肌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用丹参治疗后,SHR除收缩压外余指标均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8.
中药丹参类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别测定了17种鼠尾草属植物(包括变种、变型)根中脂溶性成分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_A、次甲丹参醌,丹参酮Ⅰ、丹参酸甲酯、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紫丹参甲素、丹参酮Ⅱ_B等8种丹参酮的含量,以及水溶性总酚和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的含量,对各种丹参进行质量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89.
Salvia divinorum is a psychoactive botanical plant that is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e ‘legal’ highs that it can produce. It is readily available for purchase on the Internet, and most abusers are unaware of the toxicity and abuse potential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As the use of novel compounds among abusers is not uncommon, physicians need 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and recognition of these new substances. Herein, we report a case of an acute presentation of Salvia intoxication.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参黄芪配伍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获取丹参和黄芪活性成分,基于CTD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关键靶标。借助STRING软件对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靶标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对筛选所得的丹参、黄芪的活性成分与心绞痛及冠心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Cytoscape3.5.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结果:丹参黄芪共筛选出61个活性成分,其中丹参44个,黄芪17个。筛选出冠心病靶标25个,心绞痛靶标7个,通过靶蛋白PPI网络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载脂蛋白E、脂肪酸转运蛋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尿激酶为冠心病和心绞痛疾病的关键靶标蛋白。分子对接发现黄芪单味药、丹参单味药、黄芪丹参配伍用药可能通过调节尿激酶(PLAU)、载脂蛋白E (APOE)、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发挥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作用。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为其配伍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