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67篇 |
免费 | 692篇 |
国内免费 | 4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72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209篇 |
内科学 | 138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35篇 |
特种医学 | 129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259篇 |
预防医学 | 154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4333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235篇 |
肿瘤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659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687篇 |
2011年 | 644篇 |
2010年 | 479篇 |
2009年 | 402篇 |
2008年 | 426篇 |
2007年 | 468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05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对刺五加总苷片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建立片剂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影响片剂制备工艺的各因素(A:淀粉用量;B:糊精用量;C:蔗糖用量),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筛选出符合片剂成型质量要求的处方,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总苷片中丁香苷的量,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结果 最佳处方为A2B3C1,即刺五加总苷浸膏粉末20 g、淀粉10 g、糊精15 g、蔗糖2 g;以HPLC法测定该片剂中丁香苷的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回收率为98.8%,RSD为0.69%(n=6).结论 此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拟定的质量标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3.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面曲线图,筛选适合的处方;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按预测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2、4、8、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均值分别为32.55%、49.94%、73.88%、97.89%。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二者的协同作用。结论验证试验证实了预测处方与实际处方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可以应用于甘草酸二铵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相似文献
74.
王树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88-189
目的观察阑尾消炎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采取阑尾消炎片口服,同时给予抗生素静点。结果本文报道96例,以用药一周为疗效统计依据。痊愈64例(66.66%),有效13例(13.54%),无效19例(19.79%),治愈率66.66%。结论口服阑尾消炎片联合抗生素口服或静点治疗阑尾炎效果很好,此种治疗方法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上负担。 相似文献
75.
摘 要 目的: 制备甲氧氯普胺口崩片并优化处方,并对其体外溶出度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以填充剂配比(X1)、崩解剂(X2,%)用量为影响因素,以脆碎度(Y1,%)、崩解时限(Y2,s)、甲氧氯普胺在15 min的溶出度(Y3,%)为片剂考察指标优化处方;并考察其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结果: 甲氧氯普胺口崩片的最优处方组成为:填充剂甘露醇与微晶纤维素比例为2.5∶1、崩解剂占片重为6.5%。甲氧氯普胺口崩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累积溶出度均大于80%。结论:甲氧氯普胺口崩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6.
摘 要 目的: 建立胃痛宁片中小茴香油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考察胃痛宁片中小茴香油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采用GC法测定样品中小茴香油主成分反式茴香脑的含量。色谱条件:DB 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柱温:145℃;进样口温度:180℃;FID检测器温度:230℃;载气为高纯氮,体积流量:0.8 ml·min-1,空气体积流量:400 ml·min-1,氢气体积流量:35 ml·min-1。对GC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比较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胃痛宁片小茴香油的含量均匀度。结果: 小茴香油中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在2.189~35.030 μg·ml-1(r=0.999 9)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0.5%(n=9)。不同生产厂家的胃痛宁片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胃痛宁片中小茴香油含量均匀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测定该药品的含量均匀度,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消炎利胆片与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胰岛素( Ins)、C-肽( C-P)、透明质酸( H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胆结石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采用经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包括消炎利胆片口服在内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ns、C-P及HA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ns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清Ins和HA水平,对C-P水平无影响,较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严炜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5,(6)
目的:研究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炎症因子及气流受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气流受限及主要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较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VC[(3.35±0.45) vs.(2.78±0.37) L]、PEER [(6.76±0.51) vs.(5.21±0.45) L·s–1]、FEV1[(2.83±0.32) vs.(2.21±0.36)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组治疗后1周IL-6、TNF-α及hs-CRP、R5、R5-R20及R5-R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疗效明确,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9.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感冒口服酚氨咖敏片(1片,tid),第2天停药。用药第5天出现四肢发疹,红斑伴瘙痒明显,用药第7天发展至面部,用药第9天出现高热,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 22.82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3%,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2.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5 U?L-1,乳酸脱氢酶228 U?L-1,磷酸肌酸激酶27 U?L-1,总胆红素10.2 μmol?L-1,直接胆红素3.4 μmol?L-1,1-3-β-D葡聚糖7.00 pg?ml-1,内毒素5.00 pg?ml-1。考虑为酚氨咖敏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q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qd)静脉滴注,依巴斯汀片(10 mg,qd)、盐酸赛庚啶片(2 mg,qd)口服。停药第14天面部、躯干、四肢见暗红斑及色素沉着斑片,皮疹明显消退,白细胞14.95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 U?L-1,乳酸脱氢酶165 U?L-1,磷酸肌酸激酶14 U?L-1,总胆红素9.0 μmol?L-1,直接胆红素1.9 μmol?L-1。停药后6周,皮疹全部消退,皮肤颜色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分散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于术前接受氯吡格雷75mg,qd,持续治疗6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阿魏酸哌嗪分散片治疗,口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100 mg,tid,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髓过氧化物酶(MP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40例/44例)和72.72%(32例/4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CY分别为(12.48±1.91),(16.36±2.02)μmol·L-1;这2组的Hs CRP分别为(1.34±0.17),(3.82±0.56)mg·L-1;这2组的MPO分别为(17.36±2.88),(23.26±4.26)mmol·L-1;这2组的IMA分别为(20.10±2.44),(24.91±3.53)μg·L-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5.00%(11例/44例),20.45%(9例/4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分散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优于单用氯吡格雷,能够降低血清HCY、Hs CRP、MPO、IMA水平,减缓病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