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06篇
  免费   4304篇
  国内免费   1885篇
耳鼻咽喉   429篇
儿科学   943篇
妇产科学   583篇
基础医学   7559篇
口腔科学   1089篇
临床医学   6147篇
内科学   6753篇
皮肤病学   365篇
神经病学   8824篇
特种医学   20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552篇
综合类   10450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9744篇
眼科学   698篇
药学   7393篇
  99篇
中国医学   2288篇
肿瘤学   2088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1028篇
  2022年   1858篇
  2021年   2582篇
  2020年   2421篇
  2019年   1858篇
  2018年   1807篇
  2017年   1826篇
  2016年   2055篇
  2015年   2035篇
  2014年   4151篇
  2013年   4541篇
  2012年   4039篇
  2011年   4407篇
  2010年   3453篇
  2009年   3319篇
  2008年   3424篇
  2007年   3232篇
  2006年   2922篇
  2005年   2487篇
  2004年   2065篇
  2003年   1828篇
  2002年   1441篇
  2001年   1250篇
  2000年   1050篇
  1999年   892篇
  1998年   883篇
  1997年   858篇
  1996年   721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665篇
  1993年   572篇
  1992年   543篇
  1991年   526篇
  1990年   436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399篇
  1987年   376篇
  1986年   346篇
  1985年   468篇
  1984年   398篇
  1983年   243篇
  1982年   265篇
  1981年   243篇
  1980年   227篇
  1979年   145篇
  1978年   135篇
  1977年   120篇
  1976年   87篇
  1974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王明军  邝翠仪  唐蕾  彭佐良 《中国药房》2005,16(17):1323-1324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癌痛患者43例,给予芬太尼透皮贴,3d更换1次,并酌情调整剂量,使患者24h不痛或基本不痛。结果: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总缓解率为90.7%,不良反应以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多见,但发生率低,程度较轻。结论:芬太尼透皮贴以其独特的透皮缓释方式,有持久稳定的镇痛作用,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可作为口服强阿片类药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在AJCC/UICC食管癌第八版TNM病理分期系统指导下,分析Ⅰ/Ⅱ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情况,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212例Ⅰ/Ⅱ期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局部复发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ⅠA、ⅠB、ⅡA、ⅡB期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0%、8.86%、18.57%、25.00%,腹部复发率2.44%。单因素分析肿瘤T分期(χ2=8.434,P=0.038)、病理分期(χ2=9.942,P=0.019)是影响Ⅰ/Ⅱ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的临床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病理分期的无复发生存曲线较T分期分离更好。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分期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HR=2.054,95%CI 1.258~3.352)。结论AJCC/UICC食管癌第八版TNM分期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Ⅱ期患者局部复发率较高,应该给予术后干预。  相似文献   
993.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UCPs)是一类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阴离子载体蛋白,属于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确认UCPs同系物为5种,即UCP1~UCP5,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含有UCP2,UCP4和UCP5 3种亚型,已经证实其对于脑缺血后的氧化应激、线粒体膜电势及ATP绝对水平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将UCPs在脑缺血疾病中相关作用进行综述,希望可以为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药学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咨询院内、外9位专家,确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方法,即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和360度考评法等方法,形成初步的考核指标及权重,再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北京市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0名药学工作人员(占药学工作人员总数的37%),确定最终的考核体系。结果:根据医院药学不同岗位的职责,确定了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指标包括日常工作、顾客评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赋予日常工作指标总分100分,后3个维度的指标采用在第1个指标得分基础上加减分的方式,以分值占总分的比重来体现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一套绩效考核体系。结论:通过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的医院药学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较为全面、客观,为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天然产物分离中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溶剂体系的极性与分离的天然产物的关系,本文对高速逆流色谱中使用的溶剂系统进行了归纳总结,不仅对快速选择溶剂体系分离天然产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为今后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96.
2006—2010年上海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上海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采用描述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全面分析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深入分析其风险因子,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ADR的影响。结果5a间共纳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812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逐年攀升,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ADR级别以一般为主,但2009—2010年新的(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文献未记载的)ADR(一般及严重)报告数明显增多;ADR累及系统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最为多见,且ADR发生频率较高的药物品种为双胍类和磺酰脲类(SU);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B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日服药次数多、单一用药是胃肠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患者年龄是sU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ADR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用易发生低血糖,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用易产生皮疹。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涉及系统广泛,且近年新的不良反应呈增多趋势,而性别、年龄、体质量、用药频次及联合用药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ADR发生的风险,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ADB监测,重视和控制其风险因子,更安伞、合理她用药.  相似文献   
997.
唐滟  刘湘  李伟  吴灿 《中南药学》2013,(10):789-790
目的建立适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工作的信息系统。方法利用Powerbuilder 9.0开发工具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增加PIVAS模块,并使之与临床工作站对接。结果PIVAS模块运行稳定,实现了医嘱的审核、发药、收费、快速统计查询、分类打印等功能。结论信息技术可显著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用前瞻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22人,随机在第1,2,3天分别匀速静脉滴注3种药液: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入胰岛素3u)、0.9%生理盐水200mL、5%果糖氯化钠溶液200mL;同时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血糖波动情况。结果3种液体间血糖差异比较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等剂量的葡萄糖注射液均未对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焦谷氨酸油醇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活性的研究及其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谷氨酸和油醇合成焦谷氨酸油醇酯。在该化合物作用下替硝唑、咖啡因和 醋酸可的松经皮渗透分别增大了41.8、9.1和2.9倍。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small left heart system development in fetuses, we analyzed its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The fetal echocardiogram was performed in 3859 pregnant women, and then small left heart system development was identified in 69 fetuses. The data of prenatal and postnatal echocardiograms, postnatal cardiac surgical treatment, chromosome and autopsy after induced labor were analyzed in the 69 fetuses.

Results: Except 1320 cases losing follow-up, 2539 cases had complete data. Among the 2539 cases, small left heart system development was identified in 69 fetuses. Of the 69 fetuses, 12 had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20 premature closure of foramen ovale, 13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 2 common pulmonary vein lumen atresia, 21 aortic coarctation or interruption and 1 right pulmonary hypoplasia. Among the 69 fetuses, chromosome abnormality was found in 7.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etiological factors causing small left heart system development. The prognosis is poor in the fetuses with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common pulmonary vein lumen atresia, pulmonary hypoplasia, other malformations or/and chromosome abnormality. Fetal echocardiography combined with chromosome examination can provide important bases for making diagnosis and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regarding small left heart syste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