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研究栓塞前、后及溶栓后脑组织不同区域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判定半暗带的价值。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280-320g),随机分成3组A、B、C组,A组为对照组(n=10),B组为缺血2小时组(n=5×5),C组为缺血6小时组(n=5×5)。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拴塞模型,于再通前及再通后2h,24h用Signa Profile 3.0T MRI分别行大鼠脑冠状位弥散成像、灌注加权(D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评价血流再灌注情况。结果A组(假手术组)DWI及脑血流灌注NEI参数图均未见异常。B组(缺血2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浅淡的高信号,灌注图示大面积的灌注减低区,DWI异常面积明显小于PWI异常面积;再灌注后2h及24h DWI异常面积较灌注前稍缩小(P〉0.05),灌注图像上,血流逐渐基本恢复,rNEI值逐渐升高,DWI异常面积与PWI异常面积趋向一致。C组(缺血6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高信号,范围与PWI基本一致;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DWI面积无明显变化,灌注图像上,血流恢复不均,局部存在灌注缺损。结论磁共振脑血流弥散及灌注成像可定量地提供脑组织血流量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可提供脑组织的病生理状态,判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溶栓可能性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MRI)成像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指导作用.方法:我院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62例,其中溶栓前功能头颅MRI检查(32例,MRI组)、CT检查(30例,CT组),以同期非溶栓治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30例为对照组,于24 h内、7天、30天复查头颅CT或MRI.结果:各时点溶栓组完全恢复及基本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组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MRI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CT组(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MRI检查使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选择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DWI、P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患者及治疗10天后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2WI、DWI、PWI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治疗后复查,梗死区ADC值、rADC值较初次检查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区rCBV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梗死区平均MTT值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R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4个周期后手术前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并对化疗前穿刺及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分析MR灌注成像最大信号丢失率与微血管密度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按照实体肿瘤治疗反应评估标准(RECIST)指南,20例患者中,化疗有反应组16例(80%),无反应组4例(20%)。化疗后肿瘤灌注最大信号丢失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有反应组最大信号丢失率明显下降(P<0.05),而无反应组最大信号丢失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化疗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有反应组的CD34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无反应组CD34表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Ratio值变化率与CD34变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03,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75.
朱晓明  吴非  张跃伟 《当代医学》2010,16(29):621-623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或为减少术中出血,介入治疗成为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临床常用的几种功能影像学方法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术后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比PWI和DSA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发现肿瘤残瘤中的价值.方法31例TACE术后行MRI复查的患者分别行MRI平扫、增强、灌注成像及DSA检查,然后将灌注成像与DSA图像对照,判断PWI对肿瘤残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以DSA为标准,PW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9%,与DSA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WI与DSA相比对发现肿瘤残存无明显差异,PWI除了观察常规图像外,还通过绘制时间信号曲线、测量灌注值,对肿瘤内各区域的血供进行定量分析,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7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