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241篇 |
药学 | 1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RK)程序指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德国爱丽丝八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ORK治疗系统对34例(48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 D)患者进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向的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UCVA)≥0.8者48眼(100%),UCVA≥1.0者47眼(98%),UC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47眼(98%),术后UCVA与术前BCVA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538,P>0.05)。术后残留散光度在1.00 D以内40眼(83%),在0.50 D以内15眼(31%),平均值为(0.69±0.40)D,散光轴位偏斜度均≤5°。结论 ORK程序指导下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选择接受飞秒激光LASIK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17例(33眼) (等效球镜度>-6.00 D),采用RTVue-100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观察术眼术前、术后1 d、1周及1个月时RNFL厚度以及黄斑厚度和容积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测量参数的变化。结果RNFL厚度(全部、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3、0.503、0.285、0.164、0.277,P>0.05)。黄斑区(包括中心凹、旁中心凹、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视网膜厚度(F=0.491、0.281、0.234、0.341、0.614、0.192,P>0.05)及容积(F=0.484、0.968、0.200、0.314、0.622、0.206,P>0.05)术前与术后1 d、1周、1个月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秒激光LASIK手术对RNFL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系统评价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术后干眼参数的差异。方法Meta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超星Meda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比较FS-LASIK和SMILE术后干眼参数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采用RevMan 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疗效分析以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317例(477眼),其中235眼行FS-LASIK,242眼行SMILE。Meta分析结果显示:FS-LASIK和SMILE患者术前SIT(WMD=-0.20,95%CI:-1.16~0.76,P>0.05)、BUT(WMD=-0.10,95%CI:-0.88~0.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者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者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5,95%CI:-1.10~-0.20,P<0.05;WMD=-1.09,95%CI:-1.77~-0.40,P<0.01),术后6个月两者O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18,95%CI:4.65~13.71,P<0.05)。结论与FS-LASIK相比,SMILE术后干眼症状较轻,对眼表的干扰更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术后10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治疗且于近期来院复诊的41例高度近视患者(80眼)纳入研究,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2组:A组:SE -6.00~-10.00 D,44眼;B组:SE≥-10.25 D,36眼。检查裸眼视力(UCVA)、SE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析术后屈光回退量、UCVA≥4.7或≥5.0所占的比例。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80眼术后10年UCVA≥4.7为85%,≥5.0为45%,2组BCVA无丢失2行及2行以上者。A组UCVA≥5.0所占的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518,P<0.05)。术后10年SE为0.00~-8.50 D,平均(-0.91±1.43)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6,P<0.01)。A组屈光度回退量≤0.50 D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865,P<0.05)。术后10年屈光回退量 ≥1.00 D共30眼,平均(2.42±1.63)D。该30眼术后屈光回退量与实际角膜厚度-预留角膜厚度的差值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远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但对度数较高患者预测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至2004年在武汉同济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接受LASIK手术的7537例患者资料.收集其巾屈光回退的病例298例(484眼),按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相等例数非屈光回退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性别、手术时间等条件配比。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服部相关检查结果(等效球镜度、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角膜厚度、切削直径等)等相关因素。应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的一般情况行)(。检验和t检验,对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提示,有12个变量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有4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其中年龄(OR=1.062,P=0.004)和等效球镜度(SE)(OR=3.747,P=0.001)是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而中央角膜厚度(CCT)(OR=0.475,P=0.002)和切削直径(LAD)(OR=0.982,P=0.000)是屈光回退的保护阁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xp∑(-7.582—0.060AGE-1.321SE+0.744LAD+0.018CCT),表示P值越大.术后越易发生屈光回退。判断术后屈光回退的灵敏度为79.54%,特异度为76.78%。结论年龄越大,屈光度越高和中央角膜厚度越薄者,术后越容易出现屈光回退。术中采用较大的激光切削直径将有助于提高LASIK的预测性,减少屈光回退的发生。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青年近视散光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分布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房诊断系统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个月对北京同仁眼科中心18~39岁的近视散光患者共163例(296眼)进行测量,获得角膜前、后表面20°、25°、30°、35°、40°的Q值(AQ和PQ)及其变化(△AQ和△PQ),分析其与屈光参数的关系。对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Q值进行秩和检验,对术后各Q值与患者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最大切削深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角膜各AQ值均与术前柱镜度(CD)呈负相关(r=-0.213、-0.279、-0.332、-0.363、-0.133,P<0.05)。术后各AQ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8.15、43.94、48.47、44.78、25.97,P<0.05),术后各PQ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9.10、10.18、9.77、7.75、3.30,P<0.05,)。术后△AQ20、△AQ25、△AQ30、△AQ35、△AQ40与术前球镜度(SD)呈正相关(r=0.884、0.870、0.871、0.612、0.370,P<0.05),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呈正相关(r=0.834、0.866、0.872、0.625、0.388,P<0.05),与最大切削深度(MD)呈正相关(r=0.779、0.823、0.842、0.634、0.403,P<0.05),与残留角膜基质厚度(CS)呈负相关(r=-0.332、-0.377、-0.410、-0.352、-0.168,P<0.05);△AQ35、△AQ40与术前CD呈正相关(r=0.124、0.120,P<0.05)。△PQ20、△PQ25、△PQ30与术前SD呈负相关(r=-0.210、-0.185、-0.154,P<0.05),与术前SE呈负相关(r=-0.225、-0.196、-0.169,P<0.05),与MD呈负相关(r=-0.210、-0.184、-0.164,P<0.05)。另外△PQ35与术前SD和SE均呈负相关(r=-0.121、-0.124,P<0.05),△PQ40与术前SD呈负相关(r=-0.120,P<0.05)。结论 大多数青年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形态前表面为长椭圆形,后表面中央为扁椭圆形,周边为长椭圆形,LASIK术后发生明显改变,均向扁椭圆形方向变化,前表面形态变化更为显著,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保留和去除负相垂直彗差行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波阵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G-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的疗效,以及保留和去除负相垂直彗差Z(3,-1)术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对自愿接受LASIK的近视散光患者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及波阵面像差检查,从中选取Z(3,-1)低于-0.15μm设为A组,高于+0.15μm者设为B组,共42例(78只眼)入选.依照随机排列表法将两组各自分别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眼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0.25μm,并且排除Z(3,-3),Z(3,1)、Z(3,3)、Z(4,0)大的病例.试验A组11例(19只眼),对照A组13例(26只眼);试验B组4例(8只眼),对照B组14例(25只眼).试验组行WG-LASIK,对照组则行常规的LASIK.分别评价各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视觉质量.结果 无论Z(3,-1)为正值或负值,术后早期各组屈光度数均呈轻微过矫状态,之后发生轻微回退,且屈光度均达到预期理想效果.试验A组各高阶像差增长幅度大于对照A组,如试验A组和对照A组术后1个月Z(3,-3)均比术前增加,且试验A组增幅较大,术后3和6个月试验A组像差继续增加,而对照A组则减少(试验A组增加0.2706,对照A组增加0.1450).试验A组和对照A组术后各个时间Z(3,1)、Z(3,3)、Z(4,0)均增加,其中Z(4,O)试验A组增加0.1196,对照A组增加0.0728,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变化轻微.试验B组各高阶像差增长幅度小于对照B组,如术后Z(3,-3)较术前增加,但对照B组增幅较大(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对照B组增加0.1243,试验B组增加0.0346).对照A组术后对比敏感度优于试验A组,如试验A组术后1个月无眩光对比敏感度数值比术前增加了77.0000,术后3和6个月逐渐恢复;对照A组术后数值比术前减少了74.2308.试验B组术后对比敏感度优于对照B组,如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分别减少83.2500和86.0000,对照组则分别减少40.9565和36.5218.术后6个月时,试验A组和对照A组对术后视觉质量满意者有分别为10(83.3%)和14只眼(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5,P>0.05).试验B组和对照B组对术后视觉质量满意者分别为8(100.0%)和13只眼(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8,P>0.05).结论 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建议保留负向垂直彗差,消除正向垂直彗差,有利于合理节省角膜组织,避免不必要的角膜损失,有目的 地提高视觉质量.(中华眼科杂志,2008,44:217-222) 相似文献
59.
目的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73例(146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19~36岁,平均(25.7±5.1)岁。等效球镜度(SE)-10.25~-4.50 D,平均(-6.95±1.97)D。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5、7 mm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将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值(ΔK)与切削百分比(AD/CT)、切削深度(AD)、残留基质厚度(RBT)及S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法对ΔK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3、5 mm直径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36,P<0.01)。ΔK3 mm、ΔK5 mm、ΔK7 mm与AD/CT(r=0.845、0.833、0.753,P<0.01)和AD(r=0.725、0.727、0.603,P<0.05)呈正相关,而与SE(r=-0.762、-0.756、-0.674,P<0.05)和RBT(r=-0.784、-0.733、-0.864,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D/CT、RBT为ΔK3 mm的影响因素(β=2.048、-0.002,95%CI:0.489~3.607、-0.003~0,P<0.1); AD/CT为ΔK5 mm的影响因素(β=2.005,95%CI:1.068~3.942,P<0.1);RBT、SE为ΔK7 mm的影响因素(β=-0.003、-0.325,95%CI:-0.004~0.002、-0.786~0.428,P<0.1)。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微量前凸,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控制切削比,保留足量残留基质厚度,可以尽量避免术后角膜扩张、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激光制瓣的SBK(Femto-SBK)2种手术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患者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丽水市中心医院近视激光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10例(220眼),根据制瓣方式分为Femto组55例(110眼),OUP组55例(110眼),分别行Q值引导的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术矫治高度近视。测量2种术式中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残余屈光度、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对比敏感度等指标。数据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间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垂直彗差增幅、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Femto组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设差值小于OUP组(t=24.45,P<0.01),且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增幅均小于OUP组(t=12.87、7.12、7.26,P<0.01)。结论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相比,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治疗高度近视时引出的像差更小,可能可以提供相对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