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531篇
  免费   12958篇
  国内免费   7018篇
耳鼻咽喉   2907篇
儿科学   8719篇
妇产科学   3823篇
基础医学   17416篇
口腔科学   4234篇
临床医学   31062篇
内科学   43116篇
皮肤病学   3074篇
神经病学   16902篇
特种医学   13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4953篇
综合类   25642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6360篇
眼科学   5007篇
药学   26406篇
  138篇
中国医学   5445篇
肿瘤学   11684篇
  2023年   2106篇
  2022年   8625篇
  2021年   11005篇
  2020年   5945篇
  2019年   11662篇
  2018年   6282篇
  2017年   5660篇
  2016年   7792篇
  2015年   10727篇
  2014年   19670篇
  2013年   17168篇
  2012年   20640篇
  2011年   17488篇
  2010年   16039篇
  2009年   15465篇
  2008年   13852篇
  2007年   13926篇
  2006年   11876篇
  2005年   8084篇
  2004年   4313篇
  2003年   3691篇
  2002年   2953篇
  2001年   2415篇
  2000年   2122篇
  1999年   1396篇
  1998年   1771篇
  1997年   1620篇
  1996年   1297篇
  1995年   1352篇
  1994年   1302篇
  1993年   1011篇
  1992年   1227篇
  1991年   1084篇
  1990年   1125篇
  1989年   1075篇
  1988年   1021篇
  1987年   898篇
  1986年   742篇
  1985年   1682篇
  1984年   1811篇
  1983年   1291篇
  1982年   1395篇
  1981年   1381篇
  1980年   1182篇
  1979年   1014篇
  1978年   783篇
  1977年   774篇
  1976年   681篇
  1974年   461篇
  1973年   4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提高对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为COP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23例患者中CT表现为多发性斑片状含气实变影15例,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区和双肺下叶。14例伴有磨玻璃影及小支气管扩张,还有条索状影。6例有病灶游走的表现。21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CT表现的认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2.
柯希煌  练克俭 《中国骨伤》2007,20(9):570-572
急性臂丛神经炎是一种少见病,但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本文就急性臂丛神经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诊断名词与病因急性臂丛神经炎,病因尚未明了,但却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最初由Parsonage等[1]和Turner等[2]报道为肩胛带综合征和麻痹性臂丛神经炎,后被称之为:Parsonage-Turner综合征。其他诊断名词有:急性臂丛神经炎,神经源性肌萎缩,术后原发性臂丛神经炎等[3,4]。  相似文献   
993.
Although only recently introduced, chemically-modified hyaluronic acid dermal fillers have gained widespread acceptance as “redefining” dermal fillers in the fields of dermatology and cosmetic facial surgery. Although hyaluronic acid-based dermal fillers have a low overall incidence of long term side effects, occasional adverse outcomes, ranging from chronic lymphoplasmacytic inflammatory reactions to classic foreign body-type granulomatous reactions have been documented. These long-term adverse event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994.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共行单节段椎弓根钉骨折椎固定复位治疗胸腰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7岁。骨折按A0分类法分型:A型54例,B型16例。术中将两对椎弓根钉置入骨折椎与相邻正常椎中,复位固定,原位取骨行椎间关节融合。结果手术用时平均8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ml,切121长度7~10cm。4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12—35个月),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术中及术后骨折椎的椎体压缩程度和节段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且术后3,6和12个月骨折椎椎体压缩程度和节段后凸角度的纠正与术中相比无明显丢失(P〉0.05)。结论经骨折椎单椎间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脊椎运动功能单位的丢失更少且不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折损,可用于多数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初步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树突状细胞(DCs)恒定链(Ii)后,DCs疫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前体细胞,细胞经100 ng/ml GM-CSF和100 ng/ml IL-4诱导培养6 d后,转染针对DCs Ii链特异的Ii-siRNA,转染后加用50 ng/ml TNF-α继续诱导细胞成熟48 h,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及CCK-8试剂盒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此外,DCs共转染Ii-siRNA和小鼠胃癌前体细胞MFC的总RNA后,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ELISA检测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并收集致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Ii-siRNA明显抑制DCs Ii的表达。沉默Ii链能够增强DCs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的方向漂移[IFN-γ:(5107±351)pg/ml,IL-4:(65±13)pg/ml,P<0.05]。淋巴细胞经共转染Ii-siRNA和MFC RNA的DCs激活后,明显而特异地杀伤靶肿瘤细胞(杀伤百分率: 66.94%±2.75%,P<0.05)。结论通过siRNA沉默DCs的Ii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为产妇提供产时"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个性化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将114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全程组"与常规待产组(对照组),"全程组"是指在导乐的基础上实行一名助产士专门为一名产妇提供全过程(宫口开大2cm至产后2h)的服务和指导.结果:"全程组"与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责任制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护理满意度调查平均达98%,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根据CT提示血肿在头皮的投影设计手术切口部位,通过4~5cm皮肤直切口,直径2cm的骨窗,切开皮层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完全清除17例,18例清除率达到90%,4例清除率达到80%。术后再出血2例。4例术后3周内死亡:2例死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手术死亡率10.2%(4/39)。35例随访0.5—3年,平均2.1年,术后6个月ADL分级:1级9例,2级12例,3级9例,4级4例,5级1例,死亡4例。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可以解除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有效止血,防止再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肝内局部^32P玻璃微球(^32P-GMS)埋置对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A组29位肝细胞性肝癌病人于肿瘤切除后局部埋置^32P-GMS,B组为同期38位肝癌病人行肝癌切除术后未埋置^32P-GMS。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肝、血和尿中的放射性分布。随访统计两组病人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肝内局部埋置^32P-GMS的病人未发现血和尿中放射性分布。A组术后半年、1年、2年、3年及3年以上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存活率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埋置^32P-GMS可以减少复发,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探查无明显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共35例连续患者行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及16层MSCT检查,其中30例MSCT成像成功。对94支无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MSCT及IVUS图像行对照研究,逐一分析每支冠状动脉节段是否出现粥样硬化斑块。IVUS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软斑块,MSCT则测量斑块密度,以CT值表示。结果对照IVUS结果,MSCT对出现任何粥样硬化斑块节段的诊断敏感性为82.1%(46/56),特异性为89.5%(34/38)。对于含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96.4%(54/56)。对于含非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73.2%(30/41),特异性为88.7%(47/53)。对于仅含非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66.7%(12/18)。MSCT分析54个斑块平均CT值,按照IVUS分类,钙化斑块19个,纤维斑块19个,软斑块16个,对应CT值分别为:钙化斑块(489±169)HU(196~817HU),纤维斑块(69±21)HU(25~117HU)以及软斑块(23±18)HU(-12~47HU)。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3组斑块MSCT测量密度CT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种方法对斑块面积的测量具有相关性(r=0.58,P〈0.01),MSCT测定斑块平均面积为5.3mm^2,IVUS为5.6mm^2。结论MSCT对无明显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良好的探查能力。根据斑块密度(CT值)差异,MSCT能区分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对斑块面积测量,MSCT与IVUS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