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15篇
  3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径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额窦巨大囊肿4例;额窦骨瘤2例;额部良性肿块2例,分析、观察总结此切口的优缺点。结果28例疗效满意,所有切口均I期愈合,无面部切口瘢痕遗留、术后面神经瘫痪、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出现。结论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入路,在颅脑及颌面外科经常使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此切口,术野显露充分,对比颜面部中上份一些传统入路难以操作的手术更方便,更能提高手术质量。直视下的手术能避免在该区域手术操作中的面神经损伤脑膜损伤脑脊液鼻漏的并发症,同时也隐藏了颜面部的手术切口瘢痕达到术后面部美观之功效。该切口是面中上份手术切口径路的理想选择,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戴敏  焦航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11):176-179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切口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切口美观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循证医 学的切口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OSAS)、皮肤科生 活质量指数(DLQI)、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SDS)等级以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SAS)。 结果 观察组PSAS、OSAS、DL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Zung-SDS抑郁等 级、(Zung-SAS)焦虑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产妇手术切口护理有助于改善 术后切口美观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该院肛肠科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对该院收治的56例小儿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另外的56例患者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设为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6例小儿肛周脓肿患者通过一期根治术治疗(实验组),全部患者均有好转,治愈率为98.2%,进行切开引流术(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7.5%,两组患儿的治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复发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切口愈合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肛周脓肿进行一期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共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腹部B超引导下清宫术,10例患者行MTX+腹部B超引导下清宫术,5例患者行阴道B超引导下抽吸减胎术+局部MTX注射术,3例患者直接B超下清宫,1例患者病灶切除+子宫修补,1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所有病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随着对切口妊娠的认识及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切口妊娠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明显降低了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及护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手术感染病例、切口、缝合情况及术前尿液培养分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例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皮下组织采样病原菌分离率高于未发生手术感染的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率高于未发生感染的分离菌;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9例伴泌尿系感染,6例分离菌株为葡萄球菌属.结论 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针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80例接受消化道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效果以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4%(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结论在消化道手术后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插入钢板技术的可行性。方法53例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插入钢板技术,通过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四个方面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50 mL;50例切口愈合等级为甲级,3例切口周围局部结痂,未进行特殊治疗,按时拆线,切口顺利愈合。结论插入钢板技术在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具备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挂线组、结扎组。挂线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扎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挂线组愈合率为83.33%,结扎组愈合率为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组患者愈后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良好,能有效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三棱针打孔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中毒时间、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配伍设计,选取2012年7-8月份我院接诊手部腹蛇咬伤肿胀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切开引流组,10例,在咬伤部位行"+"字形切开至皮下层)、B组(切开引流+VSD组,10例,伤口"+"字形切开,然后行持续VSD)、C组(单纯三棱针打孔组,10例,在咬伤伤口周围用三棱针多点打孔20~30个)和D组(三棱针打孔+VSD组,10例,在咬伤伤口周围用三棱针多点打孔20~30个,然后行持续VSD).入院后同时给予抗腹蛇毒血清、抗感染及中医中药等治疗.观察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坏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①各组间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显著,D组明显低于A、B、C组[(2.1±1.5)d比(5.0±2.7)d,(3.4±1.7)d,(3.1±3.0)d;P〈0.05];②B、D组无一例出现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与A、C组(20%和40%)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各组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显著,D组均明显低于A、B、C组[(3.5±1.5)d比(7.5±2.5)d,(5.3±1.3)d,(4.7±1.3)d; P〈0.05].结论: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结合持续VSD可显著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First described by Weber and later modified by Fergusson, the Weber-Fergusson incision has undergone numerous modifications, but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maxillectomy has largely remained the same. We report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a nasolabial incision for partial maxillectomy. The incision is hidden within the nasolabial fold and obviates the need for division of the upper lip, which may undergo atrophy and shortening after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