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0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127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41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1062篇
内科学   1007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496篇
特种医学   1546篇
外科学   924篇
综合类   1509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262篇
  2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缺损移植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试验动物前肢分为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和纤维蛋白粘和剂(FS)复和物组(A)、FS组(B)和空白组(C),于术后1、2、4、8周分别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并把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相骨显像A组呈持续高灌注、高摄取,B、C组则在第1、2周为高灌注,而后渐下降.各时间段摄取比组间比较AvsB、AvsC P<0.001,BvsC术后2周P<0.05,术后第4、8周P>0.05.组织学检查与骨显像结果吻合良好.结论三相骨显像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三维测量方法应用于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术后颌骨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术后颌骨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 d(T1)、术后6~12个月(T2)螺旋CT数据,使用3D Slicer建模并导入Geomagic Qualify拟合配准、测量上、下颌骨各标志点三维移动距离。对T1、T2期各标志点坐标值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对有明显复发的标志点之间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25岁,平均21.3岁。T1与T2期各标志点水平向坐标值比较,仅在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期为(-50.47±4.44) mm,T2期为(-50.06±4.66) mm(t=2.948,P=0.011)。T1与T2期各标志点前后向坐标值比较,上颌骨上牙槽座点、左、右梨状孔点、左、右骨折线中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7.7 %(1.36/3.61)、35.7%(1.15/3.22)、25.4%(0.84/3.31)、26.9%(0.84/3.12)、14.0%(0.41/2.92);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左、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36.9%(1.75/4.74)、53.9%(2.45/4.55)、55.5%(2.72/4.90)、61.7%(2.90/4.70)、85.3%(2.20/2.58)、93.4%(2.40/2.57);复发距离与移动距离均显著相关(r值为0.572~0.736,P < 0.05)。T1、T2期垂直向各标志点坐标值比较,上颌骨垂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期较T1期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结论三维测量方法可准确反映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双颌术后颌骨的三维变化,术后上、下颌骨在水平向均无明显复发,在前后向均存在复发,与手术距离显著相关,在垂直向仅下颌骨存在旋转移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用于评估女性乳房乳头乳晕血供特点的可行性,为乳房整形手术提供乳头乳晕的血供参考。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影像数据库中收集女性乳腺DCE-MRI图像资料,选择未发现肿物的正常乳房的DCE-MRI图像进行研究。在西门子工作站将患者乳腺DCE-MRI图像通过图像减影获取乳房血管图像,分别对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进行评估,结合三维MIP图像识别所有供应乳头乳晕的血管。乳头乳晕的血供被划分为内上、内侧、内下、外上、外侧、外下、中央、上方和下方9个象限,对各个象限血管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测量血管至乳房皮肤表面投影的最大距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左侧与右侧乳房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计算血管到皮肤距离的平均值、标准差及95%置信区间,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血管至皮肤距离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到245例患者490只女性乳房DCE-MRI图像,其中97例患者97只乳房发现有乳腺肿物,其余393只为正常乳房(97例单侧乳房、148例双侧乳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43.7岁。393只乳房(左侧200只、右侧193只)共发现有637条(左侧311条、右侧326条)乳头乳晕供应血管。在637条血管中,内上象限269条(42.2%),外上180条 (28.3%),内侧57条(8.9%),下方37条(5.8%),中央30条(4.7%),内下25条(3.9%),外下25条(3.9%),上方11条(1.7%),外侧3条(0.5%)。卡方检验表明左侧乳房和右侧乳房在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4,P=0.602)。除中央象限血管以外,所有血管到皮肤表面投影最大距离的平均值为0.91 cm, 95%置信区间为0.86~0.96 cm。方差分析表明各象限供血血管到皮肤投影的最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P<0.001)。结论 DCE-MRI可以清晰地显示乳头乳晕的血供来源。乳头乳晕血供主要来源于内上象限和外上象限的血管,血管在皮下约1 cm深度走行。  相似文献   
34.
《The surgeon》2021,19(5):268-278
ObjectiveTo compare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between extrem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XLIF) and posterior fusion (PF) via meta-ana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MethodsEnglish papers reporting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with XLIF and PF published electronically in th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from January 2006 to August 2019 were retrieved.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of outcome measures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a 14 and RevMan 5.3 software.ResultsThis meta-analysis included 744 patients from nine studies, two of which were prospective studies, while the others were retrospective studies. The quality of each study was determined to be high. The meta-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ve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in postoperative global sagittal alignment between two approaches (P > 0.05). However, XLIF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PF in reducing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recovery of local sagittal alignment (P < 0.05). Moreover, the high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detected in XLIF group (P < 0.05).ConclusionsBoth surgical approaches have equally promising clinical effectiven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Although XLIF can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obtain better postoperative local sagittal alignment than PF, the high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hould prompt us to consider why XLIF procedure is still being offered to our patients and how we can reduce these complications. In addition, any conclusions should be taken with caution because of the mix of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studies, and the high heterogeneity and bias.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模型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AG)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行LAG的84例胃癌患者分为三维组(n=42)和CT组(n=42)。CT组使用CT图像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三维组依据CT数据采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患者三维腹腔血管重建,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T组相比,三维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增加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腹腔血管重建技术应用于LAG术中准确评估患者腹腔血管的分型及变异情况,在术中提供重要决策作用,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是影响直肠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准确诊断壁外血管侵犯,可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从而改善病人预后和远期生存。MRI检查和CT检查是术前评估直肠癌的主要检查手段。笔者将对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评价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高红 《医疗装备》2021,(3):191-192
乳腺肿瘤属女性的常见病之一,且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X线等影像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尤其是MRI、核医学等新技术在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对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评价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变化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方法 利用超声多普勒组织显像法测量了 2 0例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与正常人对比分析 ;结果 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存在异常 ,心房内传导间期与左房内径大小无相关 (r =0 1,P >0 2 5 ) ,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 A比值中度相关 (r=0 5 7,0 0 1

0 2 5 ) ;结论 高血压病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房内传导异常及左室舒张功能有关 ,多普勒组织显像法是一种较好的测量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